读书的能带来技能吗?
我们读书学习的目的通常是希望获得更多的智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实是你可以知道很多系统的决策理论,不过在具体的事情上可能依然做不好,读书有好处,同时仅仅读书的缺陷也在如此。
实际生活中要成为一个“智慧”的人还是很有难度的,古以色列有个君王叫所罗门,特别擅长给别人提供建议,被称为最有智慧的人,可是自己的生活却搞的一团糟,私生活混乱,孩子教育出问题……,为什么这么“英明”的君王,自己做决策的时候却不怎么滴呢?这个现象被成为“所罗门悖论”。
——知道的多,不一定代表具体的做事上也具备同样的能力。
读书可以带来智慧吗?
万维钢《精英日课》里提到心理学家对智慧做了一个精准的定义:智慧就是智识上的谦逊、超越自我的能力、善于达成妥协(超越表象承认自己并非全知,做到客观;超越个人利益,从别人角度去看待问题,不要被束缚;考虑自己利益也要考虑别人利益,适可而止)
学起来很简单,可是在实际生活中,一个人可以在某一方面、某一时刻表现出很高的智慧,但是在另外一方面却可能表现得很没有智慧。
一个人谈起人生意义来头头是道,但是他跟同事的关系却搞不好。一个人工作能力特别强,把手下人管得特别好,但是家庭生活却非常糟糕。一个人私下场合很靠谱,在网上却爱胡说八道。这跟智商完全不同,一个智商高的人通常做各种智力工作都能表现出高水平 ,是很稳定的。
——智慧可能是个很难教会的
那读书还有什么用呢?
读书当然也不是一点用没有,比如用一些方法改变自己的决策能力,比如把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想象成是发生在别人的身上。
假如你的男朋友或者女朋友出轨了,你怎么办。很多人可能会选择马上分手。
但如果是你的好朋友的男朋友或者女朋友出轨了,你会怎么给ta提供建议。?
这个时候你可能会考虑:
* 你是不是需要关于这件事更多的信息呢?
* 你是不是需要了解一下这个事发生的背景是什么?
* 你是不是要考虑一下妥协的可能性?考虑一下对方的看法?
* 你处理这件事之后,未来会发生什么,你能不能想象几种不同的可能性?
如果你是给建议的人,你往往会表现出更多的智慧。但如果这件事是发生自己身上,那就是一怒之下就迅速决定,所有这些智慧都不要谈了。
或者把一个眼前发生的事,想象成是一年以前发生的事,制造一点时间上的距离感。
还有是把自己想象成是一个老师,然后把要在这件事情上打交道的对方想象成是一个十二岁的孩子。你跟他打交道,就好像是在哄小孩一样。结果在这种想象出来的不对等的关系中,你往往能表现出更好的智慧。
——读书多不一定提高决策能力,但是可以给决策方法。
读书最大的好处是啥?
做事演练可以决定你的成熟度,但读书可以决定你的格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