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与师兄弟们共学《修身要旨》中的“反求诸己”篇。
反求诸己是儒家修身的一个重要理念,出自《孟子》:
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孟子举三个例子教我们怎样反求诸己,只要事情的结果不理想,向内自省,到自己身上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因为自己的内在是可以掌控,并且做出改变的,自己态度转变,事情就会跟着发生改变,结果可能是内外兼得。
而外在、别人都属于客观因素,是我们无法掌控和改变的,去抱怨和指责掌控不了的外境,实属做无用功,结果只能听天由命。
王阳明曾做过一首诗: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这首诗充分说明自己的心才是万化根源之根本,平常我们却经常执着于外在的枝枝叶叶,不在根源上下功夫,枝叶再怎么修理,也只是隔鞋捎痒。
怎样在自己身上寻找原因和方法呢?
儒家的方法是通过格物,了解自己的情欲念。通过对情欲念的分析,就能知道事情处理得妥不妥当。如果不妥当,如何处理?方法也就自然明了了。
学习国学,学习经典智慧,帮助我们更智慧的解决问题!
备注:我是加入日记星球的10511号星宝宝,今天是第一天日记打卡,希望能顺利坚持21天,养成日记习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