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愤怒在这一章中讲到有两种,一个是对于离婚的愤怒,而另外一种就是对于日常的愤怒。
和其他板块一样,愤怒重建方块的三阶段:
第一阶段:学会接受“感到愤怒是没问题的”没有表达出来的愤怒往往会造成抑郁。愤怒是属于自己的,而不是别人的情绪,其实当我们开始有愤怒的情绪,我们很多时候会觉得都怪别人是别人造成这样的局面,但是愤怒是我们自己的情绪,我们要去掌控这个情绪,而不是只在心里告诉自己说都怪别人。
第二阶段:要尽可能多地学习表达愤怒的积极方式,承认自己的人性,承认自己可以感到愤怒,这样你的愤怒就不会给你和周边的人带来灾难。对于愤怒的方式,一种是破坏性的,而一种是建设性的。在接纳了自己的情绪之后,要尽可能用正确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愤怒,而不要用暴力的方式去表达愤怒,因为对于离婚的一些人,他们表达愤怒的方式往往会转嫁到自己的孩子身上,这样受到伤害的就会是自己的孩子,本来爱这个孩子都来不及,但是却无形中伤害了她。所以在自己愤怒的阶段要积极的学习表达愤怒的方式。
第三阶段:学会用宽恕和其他方式,来最小化自己的愤怒。
我记得以前有人讲过,人任何时候都有选择的权利,这个选择的权利也体现在别人对于我们的一些行为我们自己做出来的一些反应,因为就像是别人撞了我们一下,我们可以选择很生气,因为那个人没有好好走路撞到了我。你可以换另外一种方式告诉自己,幸亏自己没有被撞到,我还坚强的站着。其实我觉得很多时候在情侣之间的相处中也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男朋友,他可能在忙着没有回复自己的信息,这个时候女朋友可能就会想很多(我自己本身也会这样)其实本身可以不被影响的,是自己选择了要被影响。
并且在愤怒这一章中有提到牺牲者和替罪羊。牺牲者就是说即使自己不愿意去做,但是因为别人想让自己去做,自己即使不开心也会去做。他并不是因为觉得对对方好而去做,而是因为怕失去对方而去这样做,其实这种行为本身也会是一种伤害性的行为。因为他没有让对方明确表示对方这样要求自己对自己是一种伤害。替罪羊就是在一段关系中,有一方总是把自己不幸福的原因归结到别人身上,而那个别人就是自己。其实我觉得这两者的话,应该会很频繁的出现在两性关系中,两个人相处的方式应当是我不喜欢你这样做,你以后不要这样对我,我喜欢你这样做。你以后能不能常常这样?是需要表达出来的。而不是一方一味的忍让,一味的迁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