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尘翎,原名方中杰,他原是建文帝朱允文之贴身护卫,自从靖难之役后,建文帝下落不明。之后,他便改名换姓逃离出京。
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六月二十五日,被誉为读书种子的大儒方孝孺慷慨赴义,其全族被诛。那一日,风云变色,草木含悲,方家族人尽遭杀戮。许是天可怜见,方中杰侥幸躲过了此劫。
方中杰乃方孝友之子,也是方孝孺之侄。他从小便被送去习武,武艺初成后,又被送入了军中历练。后来,在燕王朱棣举旗造反时,他便又被调至宫中当护卫。因其武艺不凡,他很快便成了建文帝之贴身护卫。
建文四年六月,燕军渡江直逼南京城下,谷王朱橞与曹国公李景隆开金川门迎降,京师遂破。眼看着燕军将至,建文帝在大太监的掩护下进了宫中密道。作为其贴身护卫方中杰则被那大太监借故支开了。后来,一场漫天大火又将皇宫焚毁。如此,方中杰与建文帝便彻底失去了联系。之后,他便借机逃离出京。
就在方中杰逃离出京不久,方家灭族血案便发生了,而这便更是逼着他无家可归。至此,他便只好隐姓埋名流浪江湖。
在朱棣夺位第二年,也就是公元1403年,二十四岁的方中杰逃到了枫林镇。在因缘巧合之下,他便结识了吴记包好吃的老板吴天宇,并成为了其店中唯一的伙计。
吴天宇本是一书生,奈何生不逢时,数次参加科举而不中,后来又赶上了国难,他更是听闻了方孝孺被诛十族之大祸,从此,他便彻底放弃了读书入仕之念,转而一心一意做起了包子生意。
那日,吴天宇正在店中忙生意,不料,方中杰竟走了进来。
“老板,来五笼包子,一碗稀饭。”
方中杰一进来便开口说道,说完后,他便就近找了个空桌坐下。
“好咧,彩衣,五笼包子,一碗稀饭!”
吴天宇不假思索地对着后厨吆喝道。
片刻工夫,只见一位中年妇女端来了五笼包子走了过来,然后,她随手将那五笼包子放在了方中杰面前的桌子上。
“客官慢吃,稀饭马上就来!”
中年妇人说完便又转身进了厨房。
不一会,那妇人又捧来了一碗稀饭。
“客官好胃口!来,你要的稀饭!慢点吃!”
中年妇人一见到方中杰那狼吞虎咽的模样,她不由得暗自吃惊:就这打一碗稀饭的工夫,他竟然吃完了两笼包子!可惊讶归惊讶,客人能吃也是好事。所以,那妇人接着便转身离去了。
很快,方中杰便又将剩下的三笼包子和那碗稀饭吃个精光。
“客官,您还需要什么吗?”
吴天宇看到方中杰吃完后依然坐在那里,既不结账又不吭声,他便走近跟前笑着问询道。
“不好意思,老板,我怕是没钱结账。您看这样行不?我给你当伙计,不要工钱,只要管吃管住便行!如何?”
方中杰打着饱嗝回应道。
“啊!客官莫说笑话,我这小本买卖,还得指望它养家糊口!”
吴天宇顿时吃惊道。
“老板,对……”
方中杰正要道歉,不料一个五大三粗的汉子大喊大叫的闯了进来。
“吴老板,你这个月的‘租子’该交了!”
那汉子一副趾高气扬的模样对着吴天宇说道。
“你是谁?我的租子年初便交了,怎还交?”
吴天宇似乎不认识来人,他直接回应道。
“哈哈!不认识我就对了,从今往后,这条街归我管,你每个月都得交租子。我何时来就何时交,记住了吗?”
那汉子说完便故意露出一脸凶相来。
“这不是明抢吗?还有没有王法!”
吴天宇顿时无所畏惧地回应道。
“王法,老子就是王法!”
那汉子说着便挥拳朝吴天宇胸口打来。
说时迟那时快,只见方中杰瞬间出手,一把便抓住了那汉子的手腕,然后暗自用力,那地痞便喊叫了起来。
“哎哟,大……大爷,松手,快松手!”
那汉子顿时求饶了起来。
“滚!”
方中杰一把甩开他的手,厉声骂道。
“好,好!我滚,我滚。姓吴的,你给老子等着!”
那汉子被松开后自知不是方中杰之对手,所以他赶紧逃离出店,可他出了店后竟又不服气的对着店内放了句狠话。
“多谢壮士出手相助,适才多有冒犯,还请壮士见谅!今日这顿包子算吴某请壮士吃的,往后,壮士若想吃,随时恭候,一律免费!”
吴天宇顿时对着方中杰恭敬地道谢起来。
“多谢老板好意,这一码归一码,在下虽沦落江湖,但也绝不吃白食!还请老板收留我,今后我便凭力气吃饭。”
方中杰立即诚心的回应道。
“好!若有了壮士当伙计,那我媳妇便可以回去照顾老娘了。敢问壮士如何称呼?”
吴天宇说着便又问起了方中杰之姓名来。
“在下南宫尘翎!”
方中杰拱手回道。
如此,方中杰便以南宫尘翎的身份留在了店中当伙计。
(未完待续)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