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微故事每天写1000字人物
她说:愿得一人心  白首不相离

她说:愿得一人心  白首不相离

作者: 魂聆 | 来源:发表于2016-08-17 00:30 被阅读0次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白头吟》

这句红极一时的诗句,被大街小巷传开。女子常以此句作为爱情追求的座右铭。在世人眼中,它不仅代表着爱情的忠贞,更是对自身情感路的期许。

纵观古今,你们真的知道,这句话背后的故事吗?这句话产生自何情何景呢?

愿得一人心  白首不相离

她,是巨商卓王孙之女。从小天资聪颖,懂音律,识诗书,善弹琴。十六岁出嫁,命运多舛,几年后丈夫去世,独自一人。

那天,在觥筹交错的宴席中,推杯换盏。一名清秀男子,应邀弹奏一曲《凤求凰》,他深知商家卓氏之女懂乐理,便佯装无心演奏。一曲罢,爱好琴乐的她果真对他爱慕不已。

他,是清苦却才华洋溢的才子,虽仕途不受赏识,却俘虏了她的芳心。

宴会过后,他托人向她倾诉情意,她性子热烈,当爱意共鸣便义无反顾。趁着夜色,携手出了府,意与他走马天涯。

听闻千金与一穷小子私奔,卓王孙大怒。下令:女儿不成材,我不伤害她,却绝不帮助她一金一帛!

她行至他的住所,看见四壁清寒,空无一物。她与他说,我们买掉车马,从商勤俭,定能越过越好。她放下不沾阳春水的身段,与他共筑家庭,忙碌于市井之间。

卓王孙知道,自己女儿的性子决绝,叹口气,派家奴百人,携万两钱财,随车物品应有尽有,赠予他们。

随着日子好转,他愈发才华洋溢,凭借《子虚赋》与《上林赋》,深得汉武帝刘彻赏识,从官封郎。也旺了卓氏一家。

一曲凤求凰  从此策马天涯

好景不长,官场浮华,纸醉金迷的生活让他迷失。他意欲纳茂陵女子为妾,疏远了她。

万般愁绪在心头,说好的白头到老,说好的长相厮守,竟全成了空话。她洋洋洒洒,一篇《白头吟》,道出了多少无奈,寄托多少哀愁。

《白头吟》

皑如山上雪,蛟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竹竿何袅袅,鱼尾何蓰蓰。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闻君有两意  故来相决绝

谁料,某日,常年在外的他寄来一封十三字信,上书: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

她冰雪聪明,看完悲从心生,泪流满面。一行数字唯独少了“亿”,岂不为“无意”!她心乱如麻,痛不欲生,她苦苦守候与付出的,难道竟是一位负心人,一场空欢喜?无奈,传信人催得紧,忍着心寒如霜,她挥毫几笔,速速写下了千古留名的“倒数文”《怨郎诗》。

此诗细细品读,无一处不感叹她的文笔,她的才情,还有她既敢为爱私奔又不屈服情感波折的忠烈品性。

《怨郎诗》

一别之后,两地相思,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 七弦琴无心抚弹,八行书无信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 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相思、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言千语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禀烛问苍天,六月三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做女我做男!


他阅后,大惊。

感慨于她的绝世才情和不渝真心,回想起这些年的相濡以沫同甘共苦,回心转意,悔恨不已。将她接到了长安,从此规避所有声色,一心做学问,最终成一大家。

一日夫妻百日恩

她挽回了一段爱,他回归了一段情。执子之手,与子同袍,这便是他们的爱情。

她,是汉代女子,古代四大才女之一,卓文君。

他,是汉学大家,享誉盛名的辞赋家,司马相如。

琴瑟和鸣  相敬如宾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这不是完美无瑕的爱情故事,没有青梅竹马,甚至讲述了背弃忠贞的例子。但不放弃对爱的坚持、彼此重拾信任,愿意倾注一切去缝补裂痕,最终相守一生,这才是最真实的寓言。

人无完人,勿忘初心,与君共勉。

【落款魂聆.】


作者注:

卓文君(前175—前121),原名文后,西汉临邛(今四川邛崃)人,原籍邯郸冶铁家卓氏。汉代才女,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蜀中四大才女之一。

司马相如(约公元前179年—前118年),字长卿,汉族,蜀郡成都人,西汉辞赋家,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


【你以风之名语天玑  我倾魂以聆听】

这里魂聆,爱好古风文学,欢迎志同道合的亲们交流,感谢你们的喜爱。

喜欢点一下爱心昂~

我倾魂以聆听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她说:愿得一人心  白首不相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axms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