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巧"教育好吗?

作者: 楚粤 | 来源:发表于2018-11-13 13:57 被阅读5次

卢梭在《爱弥儿》里提到有两种人,他们对心灵的培养都很少注意,这两种人就是农民和野蛮人。

这里的农民和野蛮人,个人觉得是农民式的顺从教育与野蛮人式的教育更易为理解。

“农民”式的顺从教育:由于农民总是别人叫他怎么样做,他就怎么样做;或者看到他父亲做什么,他就做什么;或者他自己小时候做哪些事,以后也就一直做那些事,每天都是那么一套,从无变化。

他一生差不多都是像机械似的,做的总是那些事情,在他身上,习惯和服从代替了理性。

"野蛮人“式的教育:他们没有定居,没有规定要办的事,不服从任何人,只是服从自己的意志。

但同时他生活中的每个行动都必须接受不一样的考验,也必须对每一样结果负责,就不得不多思考,并因此体力智力相得益彰。

这里提到的“农民”式顺从教育很大一部分就比较切合当今社会我们提到的“乖巧”教育,热门词“妈宝”!

“妈宝”们在成长过程中始终长不大,最根本的问题是:当他儿时需要自己去实践,从实践中获取足够的经验,为日后自己独立处理事情时攒足能量和能力时,总有人为他指点迷津,甚至一手带过,所以长此以往,便干脆不作为,听着照做便是。

这样不仅自己“舒服”,还能够得到大人们的一致表扬,说,这孩子真乖!

但当他渐渐长大,需要自己发挥能量时,便有心无力了。

这也是为什么有那么一群儿时成绩优异,潜在未来星的人才们渐渐失去往日的光彩。

追求“乖巧”,却失去了内心的自我!

既失自我是症结,则需呵护孩子自由地成长。

在保证没有人身安全的情况下,少管,让孩子自己去探索,弄脏了衣服,咱就多洗几套;扰乱了家里,咱就多收拾几次....

多陪伴孩子,及时了解孩子内心真正的需求,做正确地引导。合理的,尽量满足,并享受其过程;不合理的,温柔地拒绝。

选择兴趣班也好,竞赛班也罢,总归是孩子自己选择,家长提供建设性地意见,真正把孩子当“人”看待,为朋友处之。

做好自己,想要孩子养成的习惯或思维,家长自己以身作则,并有做至少一样喜欢的事情,愉悦自己,感染孩子。

幼时陪伴,大时得体地退出。

在育儿路上,共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乖巧"教育好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azk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