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雷厄姆说普通人应该怎样投资,有几个很有趣的观点。
投资回报的代价不是风险,而是你乐于且能够为投资作出的智慧决定
从这个层面上理解,人家挣得多除了胆大,是因为心细啊。觉得自己胆小怕事,但也是有希望的(一样没有智慧的决定……)
作为一个防御型投资者,应该同时持有债券和股票,简单方法是各持有50%,进阶方法是动态平衡的50%,高级方法是在25-75%之间调整。
结合西格尔和格雷厄姆的理论,我的理解是这样:多数情况下,债券和股票有点类似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股市进入高位时,债市相对走低。所以进阶的动态平衡方法是说,当股市上涨5%时,将其卖掉,兑换成等额的债券,维持比例一定,再上涨再调整。(我不确定是不是我记错了,因为如果把5%全部卖掉,就变成50:55了,还是不平衡,不过意思是这个意思。)高级方法就是你判断看着股市估值太高了,卖一卖,但是困难的地方在于,高了不舍得卖,追涨杀跌。所以动态平衡的办法可操作性性更强,更适合小白选手。同时持有股票和债券,两害相权取其轻。西格尔还说了一个,债市先于股市见底,我也不知道为啥。
投资者最好忘记股市的存在,更多的关注自己的股息回报和企业经营结果
我观察的一些投资者应该也是受到他投资方法的影响,不做短线,每半个月甚至一个月交易一次,还看到一个神人,在美国念书的时候,通过过期三个月的证券报纸做国内A股交易,也是非常牛掰了。有人拿房地产举例子,为什么房地产大涨,股市也大涨,但是买房子的人都赚钱了,而买股票的没听说都挣钱,因为房产是不动产呀,股市一个季度开门交易一次,大家也都挣钱。虽然有开玩笑的成分在吧,但也不无道理。不要被短期随机游走的曲线搞得心神不宁。老爷爷说要有勇气相信自己的知识和经验。选股方面给出的总结都差不多,重视公司的实际价值,不盲目追高。
安全边际法则
我理解的大约是,走独木桥超级怕,但是宽一点的桥就不那么怕了,因为后者留给你的安全边际更加宽广。对于债券来说,过去能够使利润超出利息要求的能力构成了一种安全边际,一旦公司未来的净收益下降,可以防止投资者遭受损失和失败。对于普通股来说,预期的盈利能力大大高于债券现有的利率。就好比价值1w块的东西,4k买来就超级安全,比8k买安全。
根据自己的能力行事,业务局限于标准的防御型投资所具有的严格的安全范围内。
呼啦呼啦翻着算是看完了号称写给普通人看的证券投资圣经。看了证券从业的基础知识和博迪投资学的视频,这俩加起来咋着也有40h,然后看了杨天南的投资记录,投资者的未来、股市长线法宝、聪明的投资者,应该算是入门了吧。还有两本证券分析的圣经借来半个多月了翻不开。我接下来是想用A股的数据跑跑看,老美的结论到底能不能入乡随俗师夷长技以制夷,整个市场的市盈率到底怎么算。第二是格雷厄姆提到的财报里的小伎俩,我又想看看cpa学学财务语言,又纠结心说太难,觉得杀鸡不用这么大的牛刀。第三是我确实不知道国内在哪里交易债券需要学学看看找找数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