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后文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
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释意】 想要收敛它,必先扩张它;想要削弱它,必先加强它;想要废去它,必先抬举它;想要夺取它,必先给予它。 这就叫作虽然微妙而又显明,柔弱战胜刚强。
怎么知道我们在被天道调理呢?当你痛苦时,当你厌恶某人时,当你遭受挫折时,当你感到不公时,当你觉得郁闷无趣时……这就是天道在调理你。
有人会问,为什么啊?因为你正在走一条自以为得意或者正确的路线,却不知道那不合道。
比如,你只想为自己好,那不好的给谁啊?你只想自己占便宜,那吃亏的给谁啊?你谋划周密地算计别人,以为别人不知道,可谁是傻子啊?你一厢情愿地爱别人,以为只要你爱别人,别人就必须爱你,你凭什么有这种权力啊?
那天道会调理谁呢?当然调理那些无道之人了。人们只要自私,只要自以为是,只要搞阴谋诡计,人要走极端,只要张狂自负,只要欺负别人,只要骄奢淫逸,只要不学习不上进但又傲慢⋯⋯就一定会遭到大道的调理。
可以说,只要人不走正道,就一会陷入大道的包围之中,没有人能例外。
正如宋朝的邵雍在《偶书》里写说:“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大道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 因此,那些总想占尽人间好处和欺负别人的人,就一定会被天道盯上。也应了《易经》里那向古训:“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
也就是说,尽管人间有很多不公平的事,但人逃不过天道的审查,骗不过洞察秋毫的大道。人这辈子,不管你处在什么状态,千万别忘了一个冷酷的事实:天道会跟每一个人算账。
遇到坏人作恶,你不用诅咒他,自有天道管他。这对于在人间遭遇了很多不公平的人,算是终极的希望。当然,如果自己先作恶而后受惩罚也叫喊着不公平,那就会遭遇更大更深的灾难。
老子在这一章提示的规律,需要我们静心用心体会,因为这个规律跟我们平时习惯的思维很不一样。
第一,永远有一个你看不见的相反的力量跟随着你和所有的人。
老子发现了世间一种非常微妙的逻辑:人刻意为自己追求的,一旦有所成,自心和人性就开始变质,就开始走向反面。
“否极泰来”实则是鼓励人的话,是否会必然如此,要看一个人是否会真心反思自己的过错,是否有勇气坚决地改过。若能做到,就能因此迎来转机。若是不能认错改过,就不会有翻身的机会。
“泰极否来”,这个规律的普遍适用性远超“否极泰来”,因为成功最容易衡量出一个人生命的贵贱:
命贱的人,一有成就就变性,人会变得越来越没人味儿;
命贵的人,越是有成就,就越是谦卑亲和,就越懂得尊重和帮助别人。看起来,这种有修养的人变得越来越弱势,可恰恰如此,他会备受天道的眷顾。
第二,水里的鱼要是张狂了会干什么呢?它会想:我很厉害,在水里没有任何挑战,我蹦到岸上去玩玩吧。于是你就会见到鱼干了。你觉得这很荒唐是吗?
是啊,水里的鱼当然不会这么想了,可岸上的人却会有这样荒唐的行为:离开规律去逞强,忽略人心去算计。看来,人的智慧未必真的比鱼高多少,鱼举干的荒唐事,人却会干!
老子用“鱼不可脱于渊”这样一个生活现象告诉我们,人若是自大到想脱离大道规律去做事,就一定会让鱼笑话的。
明白了老子讲解的大道规律,那又应该怎么去做呢?
第一,识破“阴谋论”的愚昧。有人将老子这一章的思想视为道家阴谋论的代表,实际上,老子在这里只是拟人化地讲了一个客观规律,哪里是什么阴谋、阳谋啊!阴谋会写成书告诉你吗?
第二,静水流深,沉稳功夫。老子所提示的柔弱胜刚强的原理,我们可以从两角度来看:从反面角度来说,不向你暴露敌意、不显示实力甚至示弱的对手,往往才是最危险的对手;
从正面角度来说,那些沉稳而善于成事的人,绝不追求轰轰烈烈的形式,绝不事先做出百分之百的承诺,绝不会轻易地提升对方的期望值,因为他知道,结果自会说话,事先决不可轻敌。
第三,因小成功而自傲的人,就如同鱼从水里跳到了岸上。
不管一个人有多少经验,或者有多高的能力,都不能脱离开规律而盲目自信。人的能力与规律的关系,如同鱼和水的关系,在水中游得飞快的鱼,绝不可自负到离开水而到岸上逞能。
如果你见到一个能力很强的人非常自负,遇到事情总是轻易承诺,做事前总是过度自信,那就离倒霉不远了。看看周围的人吧,即使比你能干很多,只要有这个毛病,迟早都会出事。
【悟道箴言】
遇事看反面,反面有答案。
若是只一面,必然成片面。
是阴还是阳,全看人立场。
无声胜有声,成熟不张扬。
真功不显露,吹牛即荒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