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信心,我先分享两个超燃故事。
第一个故事关于一位诗人老师。在疫情期间,他不幸罹患肠癌晚期,即便在封控最严酷的时候,他也从未放弃,坚持四处求医,并每周更新公众号,用诗歌热情歌颂生命。
我曾为他写文章,说“即使我们最终失败了,依旧是了不起的”。他坚定地回复:“我们没有失败,我们一直是成功的。” 这种连死亡都无法吓退的、根植于生命本身的强大自信,深深地震撼了我,成为我精神世界里的一座伟岸丰碑。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昨天。一位朋友在接触雪漠文化后,被其中的智慧触动,开始用手写的方式写心灵随笔,并说:“等我出名,这就是作家手稿”。尽管尚未建立完整的信仰体系,但这种“认定自己正在创造价值”的超然自信,本身就散发着百分之百的能量,极大地鼓舞了我。
从这些经历中,我体会到:哪怕在文化体系之外,只要我们用心觉察,生活中处处都有榜样的力量。自信的能量是可以相互传递和滋养的——当我们需要时,就真诚地去汲取;当我们拥有时,就积极地去给予。这是一种能量的交换,心灵的共振,爱的融合。
许多人之所以不自信,根源在于“分离心”:将“我”与“他人”割裂开来,在差异中制造对立——你是棒的,我是差的;你是好的,我是坏的。这种持续的分离,滋生了各种自卑和困境。真正的自信,恰恰是从正视并接纳这份自卑开始的。只有如实面对自己的光明与黑暗,不贬低自己,也不奉承他人,一步步按照文化的程序踏实前行,内心的力量才会越来越坚固。
我深信,任何一种生命,只要建立起足够的自信、爱和热忱,其生命过程就会变得无比辉煌。自信是人生的立身之本。没有它,人容易活得无奈、黯淡、甚至摆烂,看不到自己的优点,最终成为一个萎缩的个体。当我们能不断“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在“如是观、如是做”中持续建设自己,自信的高塔便会巍然耸立。
因此,我的观点是:首先,将自信确立为生命的根本;然后一步步地夯实它,让自信燃烧起来,最终成为光和热,去照亮更多的人。
高月明老师在《治愈心理疾病的秘诀》中说:“每一次对“错误的应对危机的潜意识”所进行的矫正,实际上就是改变组成你的性格中的一个“格子”。如果一个人经过长期地修正自己脑中的“格子”,那么当很多格子都被改变的时候,量变引发质变,这个人的人格体系就会突然获得整体的改变,就会由自卑变成自信、懦弱变成勇敢、过度反应变成正常的表达来应对危机了。以后任何事情都不会再激发他产生焦虑、抑郁和强迫等病症了。因此,心理技能的训练是通过心理医生的长期指导,来获得正确应对危机的方式的。你的应对危机事件的方式决定了你的人格,你的性格决定了你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因此,没有完美的环境,只有完美的人格!”
昨天在主持读书会的时候,发现大部分朋友都在分析自己为什么自卑?唯海洋老师把自信放在首位,说任何时候鼓励为先,哪怕没有人鼓励,也要学会自己鼓励自己。在读书会,他就是一个智能自信体,哪怕他没有读书,只是听我们阅读依旧能够总结出书中的观点,并且发出震撼的声音。
天生我材必有用;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自信源于心,何须问他人;还有雪师的超自信,总是能够给到我满满的能量。有时候走到自信的背面,不是因为缺乏阳光和雨露,而是自己不能正视自己的种种,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没有办法去做心的跃迁。
但愿每个人都能认认真真地发现自己,肯定自己,塑造自己,把一个软塌塌的自己变成一个强有力的高能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