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9,常年期第二十六周星期五
《在对比下的罪恶》
V 恭读圣路加福音 10 : 13 - 16
「苛辣匝因啊,你是有祸的了!贝特赛达啊,你是有祸的了!因为在你们那里所行的异能,如果行在提洛及漆冬,她们早已披上苦衣,坐在灰尘中,而改过自新了。但是在审判时,提洛和漆冬所受的惩罚,要比你们容易忍受。还有你,葛法翁啊!莫非你要被高举到天上吗?将来你必被推下阴府。听你们的,就是听我;拒绝你们的,就是拒绝我;拒绝我的,就是拒绝那派遣我来的。」

V 前 言
主内亲爱的兄弟姐妹,大家好!
在对比下的罪过,我用这个标题来对大家说,是指的是:了解一个事物,在对比之下我们或许能更清晰的去了解。你比如什么叫白 ,我们看到了黑,才知道什么叫白 。或者看到白 ,才知道什么叫黑 。我们说一个人有多么坏,那是因为旁边还有一个好的。在好的对比下,更能对比一个人有多么坏。
所以今天的福音,耶稣就是用了这个方法,让我们了解什么叫罪过?并且在这个对比之下,耶稣用的言辞带着点诅咒性 。可以说耶稣含着剧痛说出来的:“ 苛辣匝因哪,你是有祸的了!贝特赛达哪,你是有祸的了 !”
耶稣用的话都是非常沉痛的,就是说:你比一比,就知道了。其实福音里面还有很多这样的方法。比如前几天我们刚讲的《富翁和辣匝禄的故事》,那也是一个在对比下的什么叫罪恶。所以罪过有时侯是在对比下来看的。还有耶稣给的那个《十个童女的故事》啦,还有《塔冷通的故事》啦,也都带有对比性。那么今天的福音,耶稣用苛匝辣因,贝特赛达,这两个城和提洛和漆冬对比,还有最出名的葛法翁城,葛法翁城是耶稣传教的时候,在葛法翁行了很多奇迹的一座城。耶稣用这个城也和那些在历史上出名的、邪恶的城——提洛和漆冬的对比。在这种对比之下,耶稣让人明白什么叫罪过?
那么这个对比,咱们分几方面来看。咱们来看一下:
V 恩宠的对比
首先是一个恩宠的对比。我们知道什么叫罪过?不单看一个人的行为,还要看这个人领受的恩宠多少?你比如小孩子和大人比起来,那当然大人犯的罪叫罪。小孩的罪为什么不叫罪?就是他没有领受那么多的恩宠。或者一个痴呆者,或者一个、比如说近代和过去的对比,在古时候,原始时代,那个原罪之后,那个原始时代,那时候犯的罪,所谓的伦理道德上的,那简直不能完全说是罪,但是放到今天就叫罪了。
为什么?因为恩宠不一样。所以在恩宠对比之下,我们能够明白什么叫罪?其实这是圣人们经常用的方法。很多圣人们仰天大哭 “ 天主,我是个罪人。” 他们怎么样了解自己是个罪人?就象圣五伤方济各经常说的 “ 天主,如果把你赐给我的恩宠赐给别人,人家或许早就成圣了。” 所以圣人们有时候流泪哭泣,他们是真的、他们从恩宠的对比下去认识自己的罪。所以什么叫罪?还有这个恩宠的对比和天主的对比,所以为什么一个人在天主面前总觉得自己是罪人,因为是有罪没有罪?你要看跟谁比。
比如说咱们今天有的教友家庭很干净,那要看跟谁比?到另外干净的家庭你就知道自己还不干净了,那再另外干净的,你就知道自己不干净了。所以一个人觉得自己没有罪,那是你看跟谁比?
当你把你的光和太阳的光比起来的时候就不叫光了,所以人的圣和天主的圣比起来,还算圣吗?在恩宠对比下我们认识自己的罪。我们有时候利用这个方法,让小朋友他们到农村去,到那贫苦的山区去,到那里做一个夏令营,和当地那些贫苦的孩子们过一段生活,回来孩子们变了。为什么?因为他们发现自己在衣食无忧、那锦衣华服、平安富裕的生活中,自己不知道珍惜,浪费时间,浪费爸爸妈妈给的金钱等等。当他们到了贫苦的山区发现那里的孩子那么苦,还在那么努力的学习,他们就有点罪恶感。所以孩子们到了那里去回来就变了。所以这是耶稣要让我们理解的。
他说苛匝辣因、贝特赛达两个城,领受的恩宠,显得奇迹比较多了;还有葛法翁,那都是奇迹显得多的地方。所以耶稣说给了你那么多的奇迹,还不悔改。如果把行在你们身上的给了提洛和漆冬,他们早已经悔改了。换句话说,今天有很多家庭妇女有钱的、孩子在学校里不好好的读书;可是有些孩子呢?他们想读书而没有钱读书,因为金钱,大学封闭了他们去学校的门,他们在那里痛哭流涕。其实他们各方面都好的很 ,耶稣让我们看见人间的一个不平等,人间的这一个对比。这一个鲜明的对比是让人家干嘛呢?让人知道要感恩,知道发奋图强,知道努力,而不是判断;这叫恩宠的对比。
V 第二个对比是罪恶的对比
你说你没有罪,那要看你跟谁比?有的人一点罪都没有犯过。我们知道罪恶在对比之下就更厉害了。罪恶(罪过)在对比之下,那罪恶(罪过)在对比之下:一个是恶贯满盈,罪大恶极;一个是犯点小罪,所以在罪恶(罪过)的对比之下,就越显得罪恶(罪过)的厉害。比如说我们平常说的一个词: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鬼);这其实也是一个罪恶(罪过)的对比。
所以一个罪恶的对比是令人发指的。我记得有些主教也说过,你觉得这个人有罪,可是到另外一个地方你发现这个罪恶的对比、我想这样看比较好,因为在耶稣今天的福音里光照之下,让我们看到罪恶的对比是什么?罪恶的累积。也就是说罪恶是没有底线的,就是说一个人越犯罪胆越大,越觉得罪不是罪。越犯越大,越犯越大,这样类比的罪恶就到了真是恶贯满盈。你听耶稣的这句话,苛辣匝因哪,你是有祸的!有祸的是什么?你将要受审判。在你身上的罪过跟这个人的罪过一比, 哎呀!你就知道有多少罪过。”
我记得小的时候,有一次,我们家里一个老神父,当时我们年轻的孩子们哪也是犯一些罪,我记得这个老神父们就把我们这些年轻的小伙子、就二十来岁吧,叫到了一起。我记得那一次审判我们,哎呦,那时候我看到了自己比他们犯的罪多。所以在罪过的对比之下,你感受到自己 “哎呦,我真的是……” 这是罪恶的对比。所以每次办告诫能让我们学会谦卑。特别是我们神父听告诫,在听告诫的时候,每一次听告诫的时候就发现多少教友们,他们的罪不多。所以罪恶的对比使你们能看到,一方面是恩宠的对比,不错。但是罪恶的对比也叫事实的对比。也就是罪恶的事实,在对比之下,你知道自己有多么大的罪?所以有时候周围一看,外教人都那么圣洁都那么好,我们感觉自己真的是大罪人。哎啊,怎么说呢?你自己有没有罪?比一比吧!
V 第三、悔改的对比
其实今天整个的福音哪,是一个悔改的对比。耶稣说:“ 葛法翁啊!莫非你要被高举到天上吗?将来一定要下到阴府。 ” 也就是说显示在你身上的奇迹,如果显在别的地方,早已经悔改了。所以我觉得这个悔改的对比上面,我们真的是、我们就看古代的圣人圣女们,有的圣人犯过一条罪,一辈子做补赎。你看看:圣天赐若望,有一次讲道的时候,听见神父讲——犯罪就是把耶稣钉在十字架上。这个天赐若望 、40多岁的若望,在教堂里哇哇地哭,把自己的罪过都公开地说出来,大声地哭,在大街上也哭,见人就哭见人就哭,见人就说自己是个大罪人。
我们或许觉得他有点疯了。但是事实上是因为我们没有那样悔改的决心。我们看看很多大圣人圣女们,他们的悔改是多么的刚强,一次够了。我记得咱们中国古代孔子的思想里面,有叫什么?不二过。就是凭圣人的标准:就是言悔。言悔的标准就是不二过。孔子的一个弟子,他最欣赏的一个弟子叫不二过。当然我们达到这个标准,不一定非得要有这个标准。
我的意思是 我们用这个叫不二过,来看这个叫悔改的对比。你看有些圣人圣女,比如达味圣王,达味圣王和巴特舍巴犯的奸淫之后,后来又犯了杀人的罪。后来纳堂先知指责了他, 他在这方面就再也没有跌倒过一次。在他老年的时候他的身体各方面都孤独疲惫,很多大臣们就故意把一些少女放到他跟前,圣经上说他再也没有去犯这个罪。甚至他好象对他们都有了一个戒律——不再做了。
我们看悔改的对比是什么?有人的悔改就是说“ 我不再去做某件事。” 有人的悔改是什么?那是慎恨型的。我们就以那办一个告诫就算了,有人办一个告诫,神父给的三遍圣母经(补赎经),你都给我忘了。而有的人呢?不但神父给的补赎经,还要禁食守大斋打苦鞭。所以我们在悔改的对比中,我们也谈咱们的罪过。
那么今天我们就从这三个方面来反省一下我们的对比:我们到底有没有罪?
今天的福音讲 “ 听你们的,就是听我。拒绝你们,就是拒绝我;拒绝我,就是拒绝派遣我来的。” 耶稣最后来了这么一句是什么意思诶?不要为你的不悔改找理由。不要为你的犯罪找理由。好象你以后怎么样怎么样?找这个理由那个理由,好象今天教会怎么样啦,教宗怎么样啦,主教怎么样啦,神父怎么样啦,教会混乱啦,什么现在这个不好的年头啦,没有理由!因为悔改不要找任何借口。你不要说我今天还小,也不要说我还没看清楚。悔改不要找任何借口。在恩宠的对比下,我们看到我们早该悔改了。因为咱们领受的恩宠比别人都多呀!特别是我们教友们,基督徒啊!很多外教人如果领受了我们恩宠,早已经悔改了。
罪恶(罪过)的对比,咱们不要跟别人比,就跟外教人比,我们的罪都比人家多啊!以色列呀!悔改的对比,就是说我们有没有达味圣王那样的悔改精神?有没有伯多禄悔改的精神呢?祈求主耶稣在今天的福音,能够帮助我们真诚地悔改。不要拒绝不要找理由。完全听主耶稣的话,听教会的话,听教宗的话,听主教神父们的教导,听任何一个人对我们的指责,只要是与我们悔改说的对的,咱们都要悔改。
V 祈祷
万福玛利亚,你充满圣宠,主与你同在,你在妇女中受赞颂; 你的亲子耶稣同受赞颂,天主圣母玛利亚,求你现在和我们临终时,为我们罪人祈求天主。阿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