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神话遇见科学

作者: 子非鱼即子非余 | 来源:发表于2018-07-04 12:26 被阅读64次

自从大地上有了人类,文明便在世界各个角落诞生、繁衍、发展、传播、碰撞、融合,人类逐渐对周围的一切有了最初的思考。世间万物,只要是他们不理解,或者是他们所敬畏的,人类就一定能通过思考,或着叫想象,找到种种能够自圆其说的答案。当人类看见太阳东升西落,便想象出了远古时期后羿射下九个太阳的传说故事;当人类在部落的纷争中难争高下,他们也许会静下心来思忖着自己和对手究竟是如何诞生的,由此女娲这位大地之母便孕育而生;当人类看见波澜壮阔、浩瀚无边的大海时,便产生了敬畏和征服之心,于是就有了精卫填海的传说用来激励自己;当人类遇见风霜雨雪,就会想象着天上住着雷公电母诸位神灵;当人类遭受山火洪水,就想象出了祝融共工水火之神,还会叩首祭拜,以求风调雨顺。

所有的思考和想象,都反映了古代的人们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他们会把这些思考结果通过口耳相传的形式保留下来,就成了经典的神话故事。

世界各地都有神话故事,不同于西方的希腊、罗马、北欧的英雄神话,中国的神话以民间传说为多。但是它们又有许多互通的地方,无论哪个国家的神话,它们都具有多多少少的相似之处,比如以下四点。

1、原始性

神话是人类童年时期的产物,它是原始初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孩童般的原始理解,集中反映了人类童年时代最原始的思维方式,而这种原始思维和儿童的精神世界又非常契合。神话所讲述的神的事迹、民俗节庆等生活情景,又或是日月星辰、风雨雷电、花鸟虫鱼等自然景观,都具有着游戏的趣味,幻想的风格,诗意的境界。

2、幻想性

神话是人类最早的世界感知和自我认识的表述。那时候的人类,还不能把眼前所见到的物象和心中思考的心象完全区分开,两者常常混为一谈,这就使得神话附带着浓浓的幻想色彩。同时也正因为神话具有这一特性,我们就不能用科学的、严谨的态度去考证神话故事的所述内容,而是要用文学的眼光、审美的态度去欣赏它。

3、神圣性

神话里的神灵也许是人类生活中某些敬畏的事物的再塑造,或者是他们的精神崇拜对象,在原始初民的眼里,这些神灵各个都是法力无边,神通广大的。

4、超越性

这是神话与历史故事的区别。无论是古希腊神话、古罗马神话,还是中国古代神话,他们的象征意义都是可以超越时间而存在的。神话中的人物超越生死轮回,永恒存在,影响深远,这就是人们如今依旧喜欢神话,学习神话的一个原因。

神话故事是纯粹的,是圣洁的,是带有童真童趣、天马行空的丰富想象的,面对最原始的文学,我们在设计神话教学的时候,就要尽量保留神话故事的那一份纯粹,给孩子呈现一节圣洁而又童真童趣的语文课。

就拿《女娲补天》这一课为例,我的设计思路很简单,围绕着“读懂故事”和“读好故事”两个环节展开,让孩子们在读懂故事、读好故事的基础上,感受到神话故事神圣而又奇妙的魅力。

在“读懂故事”这个环节,我把重点放在情节梳理和感受神话故事特点之上(课堂时间有限,熟悉文本这一环节应该让学生提前完成)。这篇课文结构清晰,按照“天塌地陷——求雨灭火,造船救人——寻找彩石,炼石补天”逐步发展,于是我引导孩子从每一段话当中找出上述对应的关键词语来概括,这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是经过引导和提醒之后,他们基本可以找到,而且找关键词这一方法,不但能锻炼孩子自主阅读和思考的能力,而且能让他们逐步学会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全文大意。在感受神话故事特点这一环节,我让孩子们自己找出神话故事中哪些地方体现出神奇,再告诉孩子神话故事的另一个特点——想象巧妙,即神话故事的想象都是源于现实生活,与周围的一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五彩的云霞和故事中的五彩石就是对应的。

感受了神话故事神奇而巧妙,熟悉了文章之后,就过渡到“读好故事”这一环节。这一环节有一个以读促写的练笔,当孩子读完女娲辛辛苦苦寻找五彩石这段内容之后,我顺着这一段进行修改,把五彩的石头变成七彩的石头,石头的颜色由孩子们自己想象,女娲寻找彩石的地点也让孩子们自由发挥,孩子们的想象是无限的,写得也很起劲,这就印证了神话故事的原始思维和儿童的思维非常契合。

但是就是这一环节,引发了一场思考,文中写的是五彩石,我活生生地将其改为七彩石,这会不会有失文本的科学性呢?

我的答案是:绝对不会!

为什么?请关注文体,因为它是神话!神话是充满幻想的,不同于科学小品文的严谨,它完全可以颠覆思维,塑造出千千万万种不同的情节。神话是纯粹的,它是原始初民对世间万物的思考,那时候几乎没有科学可言,没有科学,何来失去科学性之说?神话是口耳相传的,从古至今,神话故事大多都是老一辈的人讲述给下一代的人听,说简单一些,就是爷爷讲给爸爸听,爸爸讲给儿子听,儿子讲给孙子听,在一代又一代的口耳相传中,人们难免会出现再加工,即给神话故事“添油加醋”,带上自己的理解,因此,有些神话便会衍生出不同的版本。版本多,这是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故事的特征之一,而这一特征,与科学性又是对立的。

以《盘古开天地》为例子,多数人们都知道徐整《三历五纪》这一版本的故事,“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生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属极深,盘古极长。”这个故事还出现在了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语文书里。但许多人们不知道,《盘古开天地》这一传说在民间还有另一个版本,这个版本中,混沌以前有一段人类的生活史,盘古还有一个妹妹。玉帝见人类瞒心昧己,骂天骂地,见利忘义,纷争四起,于是决定下场暴雨,来个天塌地陷,打算毁灭人类,重新创造世界。玉帝派太白金星挑选了品行最端正的盘古兄妹,让他们俩得以幸存。在人类毁灭之后,盘古兄妹俩用上玉帝的各种法宝改天换地,创造了新世界。

面对这样的传说,我们需要去考证它的科学性吗?完全没必要,也无法考证。

再者,语文教材里就《女娲补天》一文也有不同的版本。对比湘教版和人教版,《女娲补天》里就出现了多处出入。湘教版里提到了共工与祝融展开恶战,共工战败,怒触不周山,女娲斩黑龙,断龟足,用芦柴烧炼神石补天,而人教版中详细写了女娲寻石的过程,这些内容却未提及。湘教版中,女娲寻找的五彩神石是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而人教版中的则是红、黄、蓝、白、青。难道我们能说湘教版的课文是错误的,或者说人教版的课文写得不科学吗?当然不能。超越时间、口耳相传、天马行空的神话故事,决定了选文方向的自由,也决定了在上神话故事这一题材的课文时,我们要多关注神话故事语言的魅力,情节的神奇,而应该淡化甚至避谈故事的科学性。

我们的大文豪鲁迅先生写过《故事新编》,他就把《女娲补天》进行了再加工,虽说此文是拿来抨击旧社会的,但这不恰好表明神话故事是可以改编的么?

那么神话故事就真的和科学性一点都沾不上边吗?那倒未必,只是我们思考的角度要改变。神话故事与科学性不冲突,是要站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来看。比如我们读完《盘古开天地》,可以联想到宇宙大爆炸理论,一对比会发现许多吻合的地方;《嫦娥奔月》这一神话流传至今,也被我们的科技变为现实了;千里眼、顺风耳这些在原始初民们看来不可能拥有的本领,都已经通过望远镜、手机、摄像头这些高科技给赋予我们了。我们会发现,神话故事中那些不可思议的想象,多多少少包含着一些远古人类的“科学”,与当今的一些科学理论合拍。

但是这样的思考,在神话故事的课堂中讨论不太适合,也不太现实。在神话故事的课堂上,没有必要纠结神话的真假,也没必要从科学和逻辑的角度去计较它们的真理性、科学性。

我们要做的,就是带着孩子们多体验神话的神奇,感受神话语言特色,激发他们对未知事物的探索欲和求知欲,力求从神话的文本出发,让神话凸显“神话”的本质,毕竟这才是神话文本赋予我们的使命。

2018.7.4 中午

小林老师

相关文章

  • 当神话遇见科学

    自从大地上有了人类,文明便在世界各个角落诞生、繁衍、发展、传播、碰撞、融合,人类逐渐对周围的一切有了最初的思考。世...

  • 神话与科学

    在这世上,哪怕是严厉打击封建迷信云云的法治社会中,估计也没几个人对神话毫无耳闻。毕竟神话不同于跳大神的奇异...

  • 神话与科学

    神话或传说,都是人类早期观察世界的想象故事,能和科学挂起钩来吗?如果告诉你完全可以采用科学方法来分析神话,大多数人...

  • 老皮散文《观自在》系列93·神话也是一种科学

    老皮散文《观自在》系列93 ·神话也是一种科学 世界上存在着无数神话。但神话被证明是科学的,似乎并不常见。譬如,植...

  • 当爱情遇见科学家

    作者:叶落无心 主角:白凌凌 杨岚航 网恋发展到现实,师生恋。文笔不错,后面有点小虐,结局大欢喜。

  • 思想实验:当哲学遇见科学

    今天囫囵吞枣看了这本书,最大的收获就是两个字:挑战。 要不断挑战我们已有的认知,挑战直觉,挑战想当然。 思想实验,...

  • 《思想实验》,当哲学遇见科学

    又发现了一本有趣的书,这本书向你展示了自然世界背后的哲学逻辑,更有意思的是,这些哲学流派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对于...

  • 《思想实验》—当哲学遇见科学

    现实生活中,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也许是实践,但总有实践难以触及的地方。于是,便有了“思想实验”:一种保持绝对理智又可...

  • 我们生活在一个科学与神话共同存在的世界里

    神话并不是迷信,恰恰也是科学。而科学走向了极端也是一种迷信。科学是现实世界,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神话是精神世界,艺...

  • 当哲学遇见科学     ——读《思想实验》

    看完《思想实验》一脸茫然。又重新听了八遍,还是一知半解。从书中的每一个思想实验来说,还是可以分得清楚一些。但从全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当神话遇见科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breu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