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yáo),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1)问知,问智。
(2)枉,弯曲。
—题记
樊迟问仁。孔子道:“爱人。”又问智。孔子道:“善于鉴别人物。”樊迟还不透澈了解。孔子道:“把正直人提拔出来,位置在邪恶人之上,能够使邪恶人正直。”
樊迟退了出来,找着子夏,说道:“刚才我去见老师向他问智,他说,‘把正直人提拔出来,位置在邪恶人之上’,这是什么意思?”
子夏道:“意义多么丰富的话呀!舜有了天下,在众人之中挑选,把皋陶提拔出来,坏人就难以存在了。汤有了天下,在众人之中挑选,把伊尹提拔出来,坏人也就难以存在了。”
樊迟在孔子的众弟子中属于比较迟钝的那种,所以孔子对他的问题,回答得尽可能简单明了。用直板可以压住弯板,使之变直的道理,告诉他什么是知人。
但是他仍旧不能真正理解老师的意思,所以赶紧退出来又继续问同学子夏。子夏说,老师说得多清楚啊。估计樊迟还是有些摸不着头脑。子夏看他一脸迷惑,于是又给他举了两个例子,让他进一步了解什么知人。
也不知道最后樊迟是不是真懂了,但是我们今天要尽量弄懂。
仁者,爱人,比较好理解,就是要以宽容之心爱别人,好人让他继续好,坏人让他认识到坏,努力变好。
智者,知人,就比较难了。难在如何辨别一个人的本性,能力,以及如何利用。
管理的本质就是如何知人善用,用好了,就成功了,用坏了那就失败了。比如舜用对了皋陶做刑法大臣,国家就安稳。商汤用对了伊尹做宰相就保住了江山。
所以知人是做任何事的关键,用人就像一个风向标,你用了怎样的人,你就成了怎样的人,你就拥有了怎样的人生结果。
文字:爱吾爱
图片:爱吾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