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学生,没有哪一个是不想自己优秀的,可是到底什么是优秀的学生,评价的标准是什么?
按照我们现今的评价标准当然就是“分数”了。分数确实是一个相对公平的评价标准,可是,在现在大多数学校。这已经成了一个唯一的标准,领导的所有活动,教师的所有职责,我可以直言,就是一分干掉上千人。
事实上,从我进入教师这个行业开始,我就试图在教学上探究更多语文本身的东西。可是,我没有想到的是,我遇到的大部分教学都很难看到真正语文的东西。虽然我自己似乎也说不清楚到底什么是语文,可我内心总觉得现在流行的语文教学不应该是这样的。
身边的一些老师应该也会有相似的感觉。可是要去探索实在很难,要有坚持的毅力和充足的时间,尤其充足的时间是语文老师所缺乏的。现如今进入高三教学的,整个年级,领导和老师们都更加忙碌起来,我自己也是。然而我依然尽力在教学中让学生获得的不只是分数,在考试时所谓“无用的东西”,我总愿意讲给学生们听。因此我的备课也更加繁杂,有时候一次课我会不断重复备几次,但我认为这是值得的。
我特别敬佩李老师。李老师认为,优秀学生的标准就是善良、正直和勤劳。李老师的学校,没有标语,只有一句,“我有一个梦想”,没有署名,他说所有的师生都可以当这句话的主人。梦想亦没有贵贱之分。李老师说他从来都不会主动问毕业工作后学生的工作职位,他认为任何一个人,只要正直善良和勤劳,无论职位是什么,就是个优秀的人。当我读着一句句朴实真诚而充满智慧的话语,总是不经意间感慨万千,感动之至。这才是真正一个语文教育甚至整个教育应该有的标准,这才是语文教育应该有的高度和胸襟。
可是!现实离得太远!
当一天天创造奇迹的口号和条幅挂满校园,当一次次只空了两分钟就播放的英语听力响起,当一声声誓言被规定在固定的时间喊出,我的内心没有雄壮和感动,只有无奈和迷惘。当今天我去听高三老师的课,同时又听了教研员的讲评,事实此刻还在听,我虽然学到了些东西,但无处不弥漫着的唯分数论和效率至上原则让我突然产生一种高三教学不值当的感觉。我很想多点时间去思考探索真正的语文教学,去学习真正的语文教学。无疑,高三不是这样的一个好环境。
不过就像我自己跟学生说的,我们改变不了环境,也改变不了他人,唯有改变自己。无论是什么环境,努力从不该缺席,追求自己真正的理想,那样受的苦和累才是真正值得的,按照李老师的标准。善良,正直,勤劳,便是优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