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集上有一条小巷子,巷子幽深狭窄,仅能容两人擦肩而过,不知从何时起,巷子里到了赶集的时候,沿着墙根摆起了很多地摊。
走进去就会发现,这些地摊都是算命的,看相的,测字的,赶集的人若是有此需求,就会直奔这儿,省却四处寻觅之苦,倒也方便的很,因摆摊的都是“半仙之体”,一来二去,这条巷子便被称为“神仙胡同”。
神仙胡同在喧嚣的大集上,倒不失是一个清净的地方,胡同虽然清净,可生意却是不错,每个摊前基本都有客人。
偶尔有空闲的摊位,摊主也是手摇折扇,面带微笑,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算命看相讲究的是察言观色,巧言善辩。
有一则大家都很熟悉的故事:从前,有三个书生赴京赶考,在一个卦摊前卜问前程,算命先生伸出一指,三人不明就里,问算命先生何意,先生笑而不答,只说天机不可泄露。
考完后一人高中,直呼先生真乃神人也!后来有人问算命先生,怎么算出高中一人的?
先生言,三人同考,结局无非有三,一起高中或一起落榜;一人高中,两人落榜;两人高中,一人落榜。无论哪一种情况,自己那一根手指皆可用上。
不得不佩服这位算命先生的高明,简简单单的一根手指,就可以囊括事情的全部结果,这种左右逢源,引人入彀的手段可不是一般人能学会的。
每逢大集,来胡同里求吉问凶的人络绎不绝,摆摊的“半仙”们喜笑颜开,看到的不是前来算命的人,而是一张张会走的钞票。
而这些“钞票”们都是心甘情愿,得到指点迷津后,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似是以后定能趋吉避凶,一帆风顺。
进胡同的人大多心神不宁,出胡同时却无一例外的踌躇满志,这条胡同简直就像一个心情加工厂,神似的改变着来访者的情绪,这点倒是少有能与齐肩的行业。
来胡同的人大致有两种,生活不如意者,事业不顺利者,这两样看似简单,实则不然,几乎涵盖所有,衣食住行,生老病死,七情六欲。
趋吉避凶是人的本能,谁都愿未来顺风顺水,提早知道将要面对的困境,把隐患扼杀在摇篮中,自己苦于没有预知未来的本事,只能来胡同拜托“半仙”给自己指点迷津,这样一来,胡同里的“业务量”那是蒸蒸日上。
大多数时候,来胡同的人都能满意而归,不过也有例外,那些垂头丧气离开的,多半是“半仙”预测到了不好的未来,这些人回到家中就会茶饭不思,唉声叹气,抱怨自己命运多舛,这就像趴在脚面上的癞蛤蟆,它不咬人,却恶心人。
过去这行有句话“官问运,富问灾,平民百姓问发财”,有时候当做解闷听两句,宽宽心,一笑了之也就是了。若是认真起来,那可就会适得其反。
甘肃某县,县委书记带队,搬来一个四百吨的大石头放到广场上,敲锣打鼓还烧纸钱,美其名曰:时(石)来运转,当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如此举动贻笑大方不说,还严重违规违纪,何苦来哉?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胡同里的行业当然也在三百六十行中,虽说已有迷信的标签,但推崇之人仍趋之若鹜,看来,事物存在必有它存在的道理一说,果是如此!
还是那句话,信则灵不信则不灵,怎样取舍在乎自己的念头,其实,真能预测自己的人生,未必就是一件好事,就像一部电影,你已经提前被剧透了,那么还会有看下去的兴趣吗?
神仙胡同里的行业自古有之,可谓历史悠久,追本溯源,都可提升到人文文化的高度,伏羲创八卦,文王著周易,皆为惊世之作,民族瑰宝。
而命理之说,只是我们民族文化之林里的一棵树木而已,周易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天地之间有杆秤,一边是德,一边是物,只有德物平衡,才能实现人生和谐,心里头宁静踏实了,干什么事都会有底气。
咱们有句老话说得好,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