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总是不经意间把我推向某个点,让我毫无准备,也让我迷茫不知所措。
大四了,平均一天一节课对于不考研、也不考任何证的我来说,是极其轻松的日子,开学一个礼拜的时间不足让我恢复以往的状态,那种匆忙的,像打鸡血似的状态,虽然它无法给我带来快乐,但我却总是趋之若鹜, 似乎那样忙碌的日子,我内心才较为心安。
大四了,在这个时间点上,我应该去思考工作这件事,这件司空见惯的事情,却在这一刻变得深刻起来,我是不愿意去思考它的,只想让时间在不经意间把我推到那一个点上,那种车到山前必有路的感觉,似乎会给我一种安全感。
大四了,学妹貌美如花在我面前晃来晃去,而我的大脑里却始终没有多巴胺的分泌,在路上,我总是能够看到一些胖男牵着长得还可以的姑娘,内心突然有一种“世态炎凉”的感觉。在大学的最后一个阶段,我能不能抓住大学的尾巴,让自己的大脑分泌一点多巴胺呢?
三年的时间很长,我的时间没有花在各种考证上,要不然我应该会成为考研的一员;也没有把时间花在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上,让自己毕后的工作更加专业;更没有把时间花在多巴胺分泌上,一边羡慕着那些牵手者,一边坚持着“一切随缘,真爱值得等待”。
三年的时间很长,我过得也很充实。我没有把时间花在为以后继续学习深造的努力上,也没有花在为以后工作努力提高专业素养上,也没有把时间花以后的终身大事上。我所有的时间与精力都花在阅读、写作、跑步这三件事上。
三年的时间很长,有人看到我把时间花在这样“不正经”的事上,觉得很欣慰,看到他们能够这样认为,我也觉得蛮欣慰的。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人生走法,只要大体方向是好的,就无所谓对与错。
在阅读这条方向大体是好的路上,我遇到同样喜欢阅读的人,遇到了“樊登读书会”,遇到了“得到”,遇到的每一本书都是一次自我的寻找。
阅读给我最大的帮助并不是所谓的知识与道理,更多的是给一种思考,我们每个人的大部分时间都是生活在惯性设定的程序当中,我们在该读书的时候读书,在拿到文凭之后就不读书了,在应该工作的时候工作,这都是所谓的惯性,但我们却很少去思考为什么?
阅读让我知道了每一件事情都有它本身的合理性,阅读让我知道爱是一个动词,阅读让我知道幸福与状态无关,幸福是一种能力。阅读让我知道人类过去的演化是靠虚拟的故事,也让我知道未来生命将会是无机化的永生而让我震惊。
阅读从来都不是迎合你的需求,增加你的自我崇拜,放大你的欲望、跪求你的认同,阅读真正的目的是为寻找你自己,寻找你的惯性,寻找你的本质,然后用你的独立思考去想想你这些惯性与本质,对于那些依然按照惯性生活的人来说,你能够发现你惯性,并引导它,你将会是多么幸运的人啊。
在写作这条方向大体好的路上,我写过我的爸妈,他们每次看我的文章都会热泪盈眶,并不是我写得多么好、多么煽情,而是在这样一个含蓄内敛的传统里,一丁点的爱的表达就足以让父母感动万分。爱真的需要表达,写作却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我写过我身边的人,写过周围大大小小的事情,用文字记录每一刻的美好瞬间,我用文字装饰着我的生活,让它变得高大上起来,我的生活也似乎也变得美好起来了。
跑步让我身体更健康,让我看起来阳光帅气,让不知道我名字的人称呼我为“那个跑马拉松的人”,并不是因为所谓的头衔,而是因为在跑步的过程中,我会遇到更多阳光灿烂、积极向上的人群,如果一件事能够遇到让你变得更好的人群,那么这件事就非常棒。
今天是迎接新生的日子,那些稚嫩的面孔把我拉回了刚来这所大学的时刻,我会再次面临一个选择:把大学大部的时间花在哪里呢?是继续深造的考试,是为以后工作的专业素养,还是为制造那令人兴奋的多巴胺呢?
当然了,我还是会选择跟原来一模一样的路,即使我在大四这个始端,会因不能继续深造而感到可惜,为因专业素养没那么专业而感到焦虑,也会因在大学里没有谈过一次恋爱而感到遗憾。人生很难脚踏两只船,做得面面俱到。
最重要的是,我找到了自己觉得好的方向,一直坚持地做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