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门与红尘之间

作者: 杨木艺 | 来源:发表于2018-10-13 22:16 被阅读13次

从小听大人说,徐州云龙山上的兴化寺庙里的大佛,一个耳朵里能容四个人坐着打扑克。

那时就想象着大佛到底有多大,始终也没想象出来。

工作后,每天从它身旁的山脚下经过,近在咫尺,只是往它望了望,它总是深藏“云山雾罩”中,看不到它的庐山真面目。

只能说,我与它还是无缘。

在匆匆度过这么多日子的一天,我还是带着几分虔诚、神秘、好奇从云龙山顶的放鹤泉旁的寺庙西门拾阶款款而下,步入“空门”。

兴化寺:原名石佛寺,又名兴化禅寺,坐落在云龙山的东麓,依山而建。

大石佛为释迦牟尼佛半身像,高约三丈六尺。始凿于北魏献文帝天安年间,寺庙初建于唐朝开元年间,明初加覆殿宇遂成。是一座气势雄伟、规模浩大、建制完善的禅宗寺院,属古徐州八大寺之一。

石佛依山石而凿,高约三丈六尺(11.52米),初为一露天佛首,清康熙年间,续刻两臂及胸。覆盖大石佛的殿堂始建于明代,顺山崖而造,殿堂后壁檐下仅有三层砖垒叠,故有三砖殿覆三丈佛之称。

兴化禅寺在1993年6月,新建大雄宝殿时,发掘出深埋地下的唐宋时期佛教摩崖造像,共七组195尊,并建造保护室,供游人观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为之题写“唐宋摩崖石刻造像”。

现为徐州市佛教协会办公地址。

此次有缘来此,缘于几天前,从云龙山东坡步行经过时,听一个香客说,农历九月十九日是观音出家的纪念日。

寺里将开为其七天的法会,届时,来自全国的高僧、信徒、宗教人士、香客、官员将济济一堂,纪念这隆重的日子。

我进入寺庙时,已经进中午,也能感觉到工作人员忙着运送法会的资料、书籍等等。

我最敢兴趣的还是吃一顿斋饭,于是跟着几个香客走进斋房,放了五元“公德款”,工作人员给我打了几样素菜,拿了几个徐州的烙馍,我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

从养生学的角度,常吃素食完全可以满足人体营养的需要。佛教注重的是不杀生。我本凡人,也许终其一生都难遁入空门,但佛教讲的知恩报恩,因果报应,人心向善,等等基本思想,还是对我们这些凡夫俗子颇有教育意义的!

夕阳西坠,步出兴化寺东门,又来到“凡间”,我恍然感觉似乎从另一个清静世界走了一遭,回到了眼前的滚滚红尘,世间的一切,又自然缠绕着你,不能自拔,一个凡夫俗子的境界毕竟高不到哪去,与其自叹弗如,自怨自艾,倒不如在红尘中,多行善事,多发善心,也就没白走这一遭,没白吃这顿饭了!

阅读更多文章,可以关注我的订阅号,lao680211

相关文章

  • 空门与红尘之间

    从小听大人说,徐州云龙山上的兴化寺庙里的大佛,一个耳朵里能容四个人坐着打扑克。 那时就想象着大佛到底有多大,始终也...

  • 悲催的幸事

    「1071」 1、前天《空门与红尘,澳门与卫星图[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红尘对空门

    澹泊繁华一世梦,了却凡尘半生情。 佛门一道两相隔,不念当年旧时景。 冷秋残蝉应老翁,日晚斜阳影独行。 浮世繁华已成...

  • 贪恋空门 于是不得不入红尘

  • 半生红尘半生空门

    一段故事、一生记忆。 没有经历阅历何谈人生。都市的繁华、漂泊的迷茫、生活的无奈、爱情的失意……当这些琐碎的事情扑面...

  • 叹红尘(一)

    红尘纷纷,乱我空门。 彼岸倾国,一往情深。 十里桃林,结发与卿。 海誓山盟,相约永生。 不念如来,修炼红尘。

  • 与佛说

    红尘三千绕, 谁着功与名。 问君何细做, 空门敲钟声。 2019年03月04日

  • 对联诗词:《归》

    《归》 花落西山归红尘; 柳飞东塘舞空门。

  • 参佛

    小女子世俗, 净不了红尘, 今携红尘来见。 我佛慈悲, 勿将我入空门, 可否?

  • 悲门外人

    当初言誓血不止,从此红尘不染指。 古刹青灯黄卷,还敌否?万千情矢。 空门之与红尘,不过咫尺。 几步踉跄醉卧膝,一朝...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空门与红尘之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cvi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