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相不如心相,心相不如德相
相不如心,心不如德,相由心转,德由心生。
中国古人的智慧令人佩服,仅“麻衣神相”一书,就对人体相貌进行详细叙论,堪称奇特的相术著作,历经百年依旧备受推崇。
从小我就被我妈带去瞎子处算命,特别是生病束手无策时还去寺庙请了香灰和药一起服下;长大后网络发达,算命更甚,随时随地都可以算算并乐在其中。
中国人对生辰算命有偏好,西方人对星座算命有偏好,似乎越难以把握的命运越具有吸引力,越想早日知晓答案。
可命运的洞悉又怎能如此简单,当年杨绛就曾给家里请了一个相传很厉害的算命先生,算得非常准,当时她为了测试这位“闻名”乡里的算命先生,特意把家族中已经过世的人让他算,结果算命先生掐指一算后非常生气,说人已走还算什么,抬脚要走,却被拦住,一圈算下来挣了不少钱,自然是准得令人心服口服。
后来杨绛给钱钟书算命,算到他只能活到七十,他却是八十八岁走的,可见人算不如天算。
钱钟书先生一生学贯中西、幽默自嘲,他年轻时以数学15分,而中英文全优的成绩被清华大学外文系破格录取。尽管他才高八斗,一生依然坎坷不平,特别是在文革期间下放到农场,备受煎熬,同时期的名人有的悲愤自杀有的意志消沉,可是钱钟书却怀着幽默的情怀存活下来,在那个黑白颠倒的年代,他曾发感慨:流言比流感蔓延的速度更快,比流星所蕴含的能量更巨大,比流氓更具有恶意,比流产更能让人心力憔悴。
钱先生接受了残酷的现实,也抵御了命运的侵蚀,是不是从这一天开始他已经自我改命了?是否应了那句:命由己造,相由心生,境随心转,有容乃大。
古时候有一句谚语说:有心无相,相逐心生;有相无心,相随心灭。意思是说一个人心底的善恶会令面相有所改观,心地善良即使面相凶时间长了也会变柔和,心地险恶即使面善时间长了也会变丑陋。
历史上因德而转运的比比皆是,女子亦是,最有名的是钟离春,齐宣王之妻,非常有才华却貌极丑,四十岁不得出嫁,自请见齐宣王,陈述齐国危难四点,宣王击掌称奇并采纳,以其高尚的品德立为王后。
这位王后果然不负众望,拆渐台、罢女乐、退谄谀,进直言,选兵马,实府库,配合宣王令齐国大安。她明了一个道理:知其善而守之,锦上添花;知其恶而弗为,祸转为福!
我曾记得我读书时隔壁住着一家黄姓人家,男主人高大魁梧,女主人温柔娇小,带着一个小女儿。女主人常常出来织毛衣,心灵手巧,我很喜欢看她编织毛衣,众人都夸男主人有福气,娶了一贤惠的妻子。每每此时,女主人就会低了头不说话,全无骄傲神情。直到有一次听到隔壁的打骂和啼哭声,还有父母专程被隔壁慌乱的老人请去劝架,才知道男主人心胸极其狭窄而且好大喜功,遇到不如意就疑神疑鬼,责骂妻子儿女,与其外表差之千里。
母亲回来叹气说,好好的一个女子居然是被骗结婚的,我欲再问,看到母亲惋惜难过的神情也不敢追问下去。男主人后来四十多一点就病死了,父亲又为此惋惜,为他的年龄叹息。
为什么相貌堂堂的男主人会早早离开这个世界,与心相所述如出一辙:心和气平,可卜孙荣兼子贵;才偏性执,不遭大祸必奇穷。
所以纠结面相的人,与其冥思苦想去整容还不如修心养性,修德养颜,令自己成功改运。
其实命运从来都掌握在自己手中,与其向外求,不如向内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