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读季羡林《心安即是归处》

读季羡林《心安即是归处》

作者: 奉老师说礼仪 | 来源:发表于2022-08-24 12:25 被阅读0次

花一天时间,读完了季羡林先生的《心安即是归处》。这本书的好多篇内容写于老先生80多岁时,耄耋之年依然笔耕不辍,老先生的勤奋让人钦佩不已。谈谈我从本书中学到的几点收获吧。

一、什么是好书坏书?什么是大善大恶?

好书是能鼓励人前进,给人乐观精神,增加人智慧,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增强人的伦理道德水平,给人以力量,激励人们向困难作斗争,给人以高尚的美感享受的书籍。反之则为坏书。我觉得这些标准同样可以作为区分好老师/坏老师、好课程/坏课程的标准。一个老师站在讲台上不仅仅是传授琐碎的知识点,尤其在互联网时代,大部分知识都可以轻松在网络上找到。好老师应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给予学生积极乐观的态度,让学生充满向上向善的力量和希望。这就要求好老师本身应该是一个力量源,让所有靠近他的人都能得到滋养。

凡是对国家有利,对人民有利,对人类发展前途有利的事情就是大善,反之则是大恶。凡是对处理人际关系有利,对保持社会安定团结有利的事情可以称之为小善,反之就是小恶。教育不仅仅是教会学生专业技能,也需要让他们心中有一杆区分善恶美丑的称。让他们无论在什么年龄段,无论在面对何种重大问题时都可以选择一条正确的路。作为一名礼仪教师,如果只是照本宣科教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言行举止、着装打扮的硬性规则只会让学生反感,且培养一批装模作样的“绅士淑女”。我希望这些学生不仅在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也能因为每一个人的存在而让我们的国家更强大美好与,让整个人类更和谐更幸福。因为一个国家不强大,当它受到霸权国家欺辱时便无力保护民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在世界上也无法发出声音产生任何影响力。

二、如何为人处世?

书中写到“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第一,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第二,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在内;第三,个人心中思想与感情矛盾和平衡的关系。这三个关系,如果能处理很好,生活就能愉快;否则,生活就有苦恼。”个人觉得人活在世上最先也是最重要的是要处理好与自己的关系。因为“内和才能外顺”。唯有自己接纳了自己,内在和谐才能以和谐有爱的方式对待外在的人、事、物。

如何对待自然?对于一个2022年8月24日待在成都的35岁中年女人来说无需过多的言语。只要看看这些年我们的经历:已历时几年的新冠、持续多天40多度的高温、地震、山洪······

在处理与自我关系时我们需要注意两个前提:第一,没有完满的人生;第二,没有不被诋毁的人。首先,从古至今,就连拥有无上权利的皇帝都没有完全的自由。留垂千古的包公和海瑞等深受百姓爱戴的好官在皇帝的眼里也不过一介奴才。拿着高官厚禄表面光鲜亮丽之人也许他也如坐针毡,每个人皆有每个人的苦楚,所以没有哪一个人的人生是完全完满的。其次,站在不同的立场上,面临不同的情境,人们会选择不一样的话语。“曹操再奸也有知己,刘邦再好也会树敌。”季老曾经也有过一个美好的愿望:他对所有人好,所有人也会对他好。然而最终他发现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如果真有一个人,人人都说他好,那他一定是一个极端圆滑的人。所以,面对他人的毁誉我们切勿妄自菲薄或者火冒三丈,而是要分析是谁说的?在什么情境下出于什么目的说的?然后再来决定我们对待此事的态度。

处理与他人关系时,对待一切善良的人,尤其注意“真”和“忍”。真情实意相待,不弄虚作假。在一起久了难免磕磕碰碰,如果不忍耐很容易破坏人际关系。但是如果是对待坏人,需要使用另一些原则。坚决不做没有底线的滥好人。

在日常社会交往中,说几句假话,露出点不是出自内心的假笑,还是必要的,甚至是不可避免的。季老也曾说过不少谎话,因为非此不能生存。但在大是大非面前绝对仗义执言,为此几乎把老命赔上,所受皮肉之苦亦永世难忘。他的一生真话超过谎话,所以他认为自己是一个好人。

三、如何对待名利?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大多数人争名于朝,争利于市,为一点名利趋炎附势、溜须拍马、投机取巧、苦心钻营,然后最后可能机关算尽反误了卿卿性命。我之前看过一个名校毕业的博士上电视节目求职,开的薪资要求是5000,以至于台上的老板们都觉得他是个假博士,太不值钱了。然而憨厚的他却说“5000够我的基本开销了,工作是为了人类的发展做一些贡献。”此类人物如北大的韦神。他们的志趣不在华府豪车美食上,他们在自己的小小世界里有无穷无尽的快乐。这份快乐与外在的名利无关。很多人在追求名利享受的时候慢慢丢失了本来的初心,迷失了自我,以至于锒铛入狱或者命丧黄泉。

我读书、培训、学习、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和内容也不是为了赢得外在的名誉,而是以更好更合适的方式传递知识,传递价值观念,实实在在帮助学生找到自己人生的乐趣,让生命无悔。所以借用季老的座右铭作为本文的结尾:

                 纵浪大化中,

                 不喜亦不惧。

                 应尽便须尽,

                 无复独多虑。

相关文章

  • 猫看人间百态,怎么想?

    读季羡林的《心安即是归处》,对扉页上的 因为世事无常 心安即是归处 愿你历经沧桑 永葆天真模...

  • 读书有感

    读书有感 语言大师季羡林先生的《心安即是归处》读...

  • 读季羡林《心安即是归处》

    最近在读季羡林《心安即是归处》。初识季羡林还是在大学时期,那时,同宿舍的一个北京女孩非常喜欢读书,每每从家里带来各...

  • 读季羡林《心安即是归处》

    最近在读季羡林《心安即是归处》。初识季羡林还是在大学时期,那时,同宿舍的一个北京女孩非常喜欢读书,每每从家里带来各...

  • 读季羡林《心安即是归处》

    读本书《心安即是归处》,让我们了解到季老经历过人生的大苦大悲,生命的跌宕起伏。然而先生的一生,不争不辩、不怨不艾,...

  • 读季羡林《心安即是归处》

    花一天时间,读完了季羡林先生的《心安即是归处》。这本书的好多篇内容写于老先生80多岁时,耄耋之年依然笔耕不辍,老先...

  • 读季羡林《心安即是归处》

    天地广阔,人何其渺小,大凡在世间生存的人,都希望知道自己从哪里来?要到何处去。这样的说法太过笼统模糊,换...

  • 季羡林《心安即是归处》

    读这本书,无外乎两个理由,一是作者,二是书名。书名很有禅意,作者更是智慧的象征,他的思想自然值得学习。 对于人生,...

  • 季羡林《心安即是归处》

    爱上读书,就在一瞬间。有了督促,有了自律,越读越喜欢。以前总是被朋友圈、公众号里推荐的小说吸引、诱惑。开始看之后又...

  • 《心安即是归处》——季羡林

    基本情况 个人评分:⭐⭐⭐⭐⭐ 第一本季老的书。读的时候当真体会到了他一直强调的“真”,言语和思想都很真实很真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季羡林《心安即是归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dlig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