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语》“先进”篇记载,季路曾请教其师什么是“死”。孔子回答道:“未知生,焉知死?” 意思是说人事尚未做好,不必考虑死后的问题。而《西藏生死书》所写的目的正好相反:“未知死,焉知生”,要人们好好的了解死亡是什么,才能更好做好生前的事情。
作者索甲仁波切以《中阴闻教得度》为基础,经过多年的思索、修习,再加以上师的启发,完成此书,向我们描绘出生与死最完整的图像。
书中将人的一生分为四个阶段:此生,临终和死亡,死后,再生。即是此生的自然中阴;临终的痛苦中阴;法性的明光中阴和受生的业力中阴。
此生的自然中阴,包含生与死之间的整个过程,是为死亡做准备的唯一而且最后的时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