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女儿问董卓,于是把第四回用大白话大致给她说了说。估计她也是似懂非懂。
《三国演义》第四回内容概括
1. 董卓废立,权倾朝野
董卓掌控洛阳后,为巩固权势,召集百官提议废黜少帝刘辩、改立陈留王刘协(即汉献帝)。荆州刺史丁原当面反对,董卓欲杀之,因丁原义子吕布(手持方天画戟)在侧而不敢动手。后董卓用重金与赤兔马收买吕布,吕布弑丁原投靠董卓,董卓自此无人敢阻,最终废少帝为弘农王,立刘协为帝,独揽朝政,朝堂内外皆惧其残暴。
2. 董卓弑帝,激起众怒
废帝刘辩与何太后被安置于永安宫,董卓仍不放心,派李儒带毒酒将二人鸩杀(少帝临终作怨诗,更引董卓忌恨)。此后董卓愈发专横,纵容士兵在洛阳烧杀抢掠,甚至夜宿皇宫,朝臣敢怒不敢言,天下诸侯皆对其乱政之举心生不满,为后续“十八路诸侯讨董”埋下伏笔。
3. 曹操献刀,谋刺未果
校尉曹操(字孟德)虽在董卓麾下任职,却暗中谋划除董。他借王允所赠“七宝刀”,以献刀为名进入董卓卧室,欲趁董卓卧床时行刺。不料董卓从镜中瞥见曹操拔刀,吕布又恰好返回,曹操急中生智,谎称“献刀”而非“行刺”,骗过二人后借口试马,快马逃离洛阳,最终奔往家乡陈留,准备号召天下诸侯共讨董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