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论语》学习笔耕不辍中国传统文化
20160317_232Lily_论语1-7 离开色的争论 沉静

20160317_232Lily_论语1-7 离开色的争论 沉静

作者: 空空的山谷 | 来源:发表于2016-03-17 07:54 被阅读37次

1-7【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贤贤易色,历来都有争议。一种注解是不在乎妻子的容貌,应更注重品德,大概是受朱熹影响。另一种注解是尊重贤者,在贤者面前正色,不随便嬉笑。

我不研究学问,只汲取营养,二者都可接受,全当一石二鸟:娶妻嫁人品德重于容貌也没错,贤德之人面前正色也非常应该。

我愿意相信我喜欢的。

事父母能竭其力。竭力,还有后来说的色难。

事君能致其身。这里的君,我的理解是:某种东西的代言,并不是个人本身,或许是某个精神,某件事情。就像上古君王,他所代言的是为天下人谋福祉;就像各种宗教徒,他们所信仰的,所“事”的,是一种宗教的精神,而不是这个人,只是通过这个人去表达对这种精神所散发的智慧的倾心。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前面说过,此处略。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与躬行、知行合一不同的是,或许没有学习道理却已经做的很好了,那就不需要形式化了。当下的情况不够理想,部分人不知不觉让自己的形式大于内容了,拥有很多证书却缺乏真才实干。

所以怎么说不重要,要看怎么做。

知止而后有定,才不至于迷失,沉静而为。

樱一色    by翰章华道

相关文章

  • 20160317_232Lily_论语1-7 离开色的争论 沉静

    1-7【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贤贤易色,历...

  • 论语“色难”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语中“色难”就是面对父母、长辈,保持和颜悦色,平心静气,很难。不过有那么一句古话叫“...

  • 演萍--【每日论语】学而篇之二

    一天之中,只看一小节的论语,用一颗沉静的心去学习论语!论语能带给我们什么?当去做一件事的事情,我们总会去想这些问题...

  • 读《论语》――半部《论语》治天下

    《论语》成语 色厉内荏 释义: 色:神色,样子;厉:凶猛;荏:软弱。外表强硬,内心虚弱。 原文 《 论语·...

  • 转载:《论语逐句》 之巧言令色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学而篇第三》 论语 《内论怀古·论语逐句》 作者:格物老师 文章来源连接...

  • 孝顺父母其实很简单——“色难”

    《论语·为政》里,子夏曾问过孔子:何为孝? 孔子的回答是:“色难。” “色”乃和颜悦色之意,“难”意为困难。 “色...

  • 离开的百色

    今年国庆,因为木子妹妹的降生,我特地带着豆豆和巳巳去了一次百色。 当我和姐姐两家人来到表姐丹丹姐家,一种奇怪的感觉...

  • 五色世界

    我的世界本应有五色生辉 它是二色分明的沉默和三色混杂的喧嚣 白色掀起争论,黑色耐心倾听 红,黄,蓝三色汇集, 喧嚣...

  • 给人好脸色

    《论语·为政》里,子夏曾问过孔子,何为孝,孔子的回答是:“色难”。 “色”乃和颜悦色之意,“难”意为困难,“色难”...

  • 论语笔记D2:吾日三省吾身

    学而篇第一·(三)(四) 参考:杨伯峻《论语译注》、钱穆《论语新解》、南怀瑾《论语别裁》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60317_232Lily_论语1-7 离开色的争论 沉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egfl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