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这里向大家推荐一本书:《清单革命》。
推荐理由:书中的知识可帮助我们应对复杂、繁琐的工作,更加流程化、标准化,减少无能之错。
清单的定义:清单不是操作手册,而是记录事情的核心要点,即关键时候的检查和执行要点。书中提到1935年的时候,波音公司研制的B-17型轰炸机,在进行试飞过程中发生了爆炸。事后调查这起事故的并不是机械故障引起的,而是人为的操作失误造成的。之后波音公司将飞机的起飞、巡航、着陆、滑行等各个阶段的重要步骤浓缩到一张卡片上,飞行员会根据清单的提示检查刹车是否松开、分析仪表是否准确设定、机舱门窗是否完全关闭,还有升降舵能控制版面是否已经解锁?虽然这些事情对飞行员来说是一些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操作,但当异常发生时,飞行员能够依据所列的清单来化解危机。
这件事告诉我们,不管简单的还是复杂的事情,通常情况下我们会受到多种干扰因素,导致我们不能完整的完成每一个操作步骤,这时候就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举一个身边的小例子来说,当我们要出远门的时候,可能在出发前几天能够清晰的记得自己要带什么东西,可是在临出发的时候却总是忘记带一些东西。这个时候,如果我们在出发之前将自己要带的东西提前写在纸上,然后出发的时候根据自己列的清单检查是否带齐全,这样可以保证自己带完所有想带的东西。以此类推,很多时候在生活中、工作中都能使用清单,帮我们避免犯不必要的错误。
清单的分类:任务检查项和沟通检查项。任务检查项用于提醒关键的操作步骤,而沟通检查项则是当意外发生时,提醒团队进行充分的交流来评估需要面对的威胁。
清单的原则:
1、简单:清单不需要涉及到方方面面,内容详实。如果内容过多则不方便我们使用,所以清单上只需列出最不可忽视而且比较通用的选项。对于那些异常情况,可另外记录,因为这些不是经常需要用到。
2、可测:即可通过清单可测量出效果,随时根据工作内容的变化更新自己的清单,以达到效用最大化。
3、高效:能够让我们使用方便,且效用最大,所以清单上的内容一定要关键,且可执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