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家

作者: 薄荷羽 | 来源:发表于2016-10-22 21:36 被阅读0次

母亲是水乡人,记事时脑子里满是随母亲回娘家的情景。

      作为一个在土里生长的孩子对坐船是向往的。身边的小伙伴也总是羡慕我为数不多的乘船经历。

       东关码头热闹非凡,岸边停靠着各村寨的船只。一般都是带娄子的铁机器船,船顶装货物船舱坐人。熙熙攘攘的人流里更是夹杂着各村寨的口音。

    “是去季庄子的么?”母亲询问船只,声音是庄子上特有的“水音儿”。

    “哎,哎!是!是去季庄子。唉?……是老赛啊!”对方认出了母亲,咧嘴乐开了。声调和母亲如出一辙,我在一旁竟听出了亲切感。

      “家走啊?”

       “嗯!回去!”母亲拉着我进了船舱,笑着应和着。看着母亲略有苦涩的笑居然联想到,“乡音难改”是对故乡难忘的情意,怪不得母亲会对吃饭时弟弟偶尔对母亲的学舌会格外的怒骂。

       船舱像个小房子,有窗户有门儿,对于不大的孩子说可以奔跑,也可以捉迷藏。虽然机器船的发动机会“哒哒哒哒”震耳欲聋的响个没完,但完全不影响舱内人们聊天的热情。尤其是我母亲这样的,甚少归家的人会对家里的一切都格外关心。

      我喜欢这样的氛围,每个人都是老相识,在船里偶遇话家常,像在家里,不拘谨没客套。不像坐公家车每个人都一脸平静的等待目的地,她们不会因为相遇庆幸也不会因为分离而伤心。甚至偶尔还会对周围人传来的声音露出鄙夷的目光。

      在发动机的噪音下大家交流几乎是用吼来完成,但交流过后笑声又总盖过机器声。当时觉得他们过渡夸张,现在想来这便是水乡人特有的热情,有种有缘千里来相会的激动。

        机器船缓缓前行,将水面从船底划开,白色浪花就从船边蔓延开来。遇到船只便晃荡船只,遇不到船只就拍打两岸。水道是繁忙的,各种声音来谱调:木船是“吱呀吱呀”的,铁船是“咣当咣当”的,水流飞溅是“哗啦哗啦”的,加上船舱内的喊声和笑声,所有的声音又交融在一起,就把这水乡点活了,“活”成白洋淀特有的味道。

       水面的色彩只是一笔,两岸也有斑斓。

      岸边有青砖白瓦的老房子也有红砖高砌的新房子。它们驻扎在岸边静静地俯视这热闹非凡的水面。有古老的柳树和挺拔的杨树。柳条风情万种的随风摆动和碧波荡漾的水面遥相呼应,柳干纹路清晰又丝毫不容小觑的显示出它的阅历。杨树威风凛凛,绿的发亮的叶子在风的作用下“哗啦哗啦”。它们环绕着白洋淀,卫士般的守护着水乡人的风水宝地。

        连接两岸的有石板桥和小木桥,也有人工筑成的石头桥。石头桥可以通车,在桥下驶过能听到人群和汽车鸣笛声,那上面或许有一个晚市,像码头熙熙攘攘;小木桥只能单人通过,踩在上面能听见透过木头传来脚步声,好像是个孩子在快速奔跑,“咚咚咚”的,能听出欢快感;另一个桥又传来“咚、咚、咚”,是一个青年在稳步前行;石板桥能多人通过,隐约听到了自行车的清脆的铃铛声,还有招呼声,你来或我去。

        那些声音好像来自另一个世界,却又如此的祥和,像桥上和水面,像村庄和船只,像岸上小院里纳凉的人们,和在船舱里归家似箭的我们。

       “老赛回来了!”

      “啊!婶子,登箔呢?”

      “老赛家来了!”

      “嗯。家来了!”

        “…………”

          一上岸母亲就被这样的“招呼”热情款待。村子不大,都是和母亲熟络的人。

         除了一条主要街道村里就是一条条窄小逼仄的小过道了,最窄的走碰头两个人错不了身。它们迷宫似的分布在村里,但与迷宫最大的区别就是不管你走哪条道都能到达你想要去的地方,不过就是多拐两个弯儿罢了。过道的窄小应该与水乡土地稀缺有关,唯一的一点土地全都盖了房子。

        呼吸着水乡独有的空气,眼前全是不一样的风景。空地上全是苇垛,村里的人们不是织席就是梳苇,有也人拉着柳轴在压苇。对于在土地里打滚的人来说这些都太新鲜了。芦苇被抽拖出捆发出细碎的声音都能收入耳朵。

       舅妈看穿我随母亲来的原因,便找了船,上了淀。

        来时是机器船,现在是木头船,自己连上船都感到害怕,走到船舱便坐在里面不敢动弹了。舅妈很瘦弱划起船来却毫不费力,嘱咐我在舱内坐好就一叶扁舟似的荡到了淀里。

       大淀一望无际,天空蔚蓝如洗,苇荡随风摆动,水面碧波白洋。

        儿时的乐趣除了摘荷花就是在船上等着其他船来“晃”。舅妈知道我喜欢便把船停在水中央,只要有大船经过我们的小船就会随着大船涌起的水波晃荡起来,船只一晃就会吓得连连尖叫,生怕船会翻。之后又会条件反射似的觉得刺激好玩又笑起来。其实后来才知道,有水波来时要把船头对着水波,那样船才不会翻。

      玩够了“晃”船舅妈就带我们去摘莲蓬。船扎进了一条壕,两边是茂密的芦苇荡遮挡。当时没有专门种植荷花的,荷花全是野生的所以只能到这僻无人境的地方来找。可能水浅也可能船只下面有水草阻碍前行,舅妈“噗通”跳下水去,拉着船只往前走。

          “哈介!”我指着不远处的莲蓬,声音听的出来的激动。舅妈笑而不语,手一撒就游了过去,“嘎嘣”折折了扔到仓里,荷花荷叶被振的晃了两晃又恢复常态。

           “花儿!”见舅妈又游了回来我指着荷花不舍。

            “要花儿干什么?等着长莲蓬!”舅妈的回答脆生生的,遏制了我想要花的想法。

           刚采摘的莲子清甜清甜的,连中间的荷叶芯儿也嫩嫩的。舅妈一连扔了许多上来,被船上的人一哄而散。

        夕阳西下,天边被渲染成橘红色,水面也被倒映成橘红色,舅妈的脸也被映成红色,感自己也被映成红色融入这天高水阔的景色里。

        这就是我得家乡白洋淀。更是母亲故乡的一隅。生长在这里的人们永远不会忘了它吧。

相关文章

  • 归家,归家

    对于回家,之前自己一直以为不会有多大感触,只是平日快节奏生活的一种解脱,可是到了眼前,才发现我的心早已经不在这里了...

  • 【归家】归家不归

    小媛被接走了,当然没有跟妈妈一起住!妈妈没文化,找了一个商场保洁的工作,还要带着妹妹,已无力在带她! 接她的是妈妈...

  • 归家

    列车在这里出发, 一路向西, 尽头就是我的目的地 思绪飞驰 没有悲伤的歌 这里都是欢声笑语 不顾旅途劳顿 只为早点...

  • 归家

    如果错过我乘的那班火车 你将知道我已离开 你会听到火车汽笛绵延百里 一百里,一百里, 一百里又一百里 你会听到火车...

  • 归家

    今日回家,庆幸今年春节直达洛阳有飞机,省去了中转的诸多烦琐,感觉杭州与老家洛阳之间的距离顿时拉近了好多。 中午的飞...

  • 归家

    今天回到老家了,回到自己熟悉的过去,很兴奋,尽管第一次错过了年饭,年味又会少点。县城还是县城的模样,农村还是农村的...

  • 归家

    古藤老树春叶探 小河淌水冰上霜 儿时玩童在何方 夜宿愚人赏西阳

  • 归家

    腊月二十七 街上灯火辉煌,归家的人总是很急切!夜色朦胧,感觉车速也提高了很多!几分担忧,几分焦躁。天黑就要回家的道...

  • 归家

    曾几何时,想到家,倍感温暖。 火车作为我归家的载体,让我又爱又恨。归家时火车嘟嘟到站声,让我紧张。看到在寒风中盼望...

  • 归家

    山里出来的孩子,却怎么也改不了对春天里山野田间放眼望去,满眼新绿的欣喜!是啊!又一个春,又一次归程,家,才是真正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归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emhu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