汐水/文
我参加过两次高考。
为何别人对自己高考的细节记得那么清晰,而我对于高考的记忆却如此模糊,乃至于我都忘记了,忘记自己参加过高考,并且是:两次。
第一次高考印象
第一次,我应该是从自己的学校走路去隔两条街的另一所学校参加高考的。那几天我应该还是住在学校宿舍的吧!我们所有农村来到城里的同学应该都一样,父母并没有来陪考,也没有丰富的三餐等我们。我吃了什么我都忘了,也许是学校食堂的饭菜,也许是校外小巷子里的五毛钱一碗的拌面扁肉。
浑浑噩噩的第一次高考,我只记得三个画面。
第一个画面是,高考语文作文的那半页题目——《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以及我写得密密麻麻的一篇散文。
第二个画面是,我和他第一次牵手,他的大手掌握着我左手的小拇指,穿过一条车流汹涌的马路,那短短的一分钟如同一个世纪那么长,以至于在后来的几场考试中,一见到监考老师我都慌乱地把自己的左手小拇指藏起来。
第三个画面是,我们的毕业式。那是高考后的最后一天下午,我约朋友逛街,在路上遇到气喘吁吁的他……他的眼神写满无奈,说:下午毕业式,就差你了!(满世界找你,你居然去逛街。)于是,我们牵着手一路狂奔……
临时举行的毕业式上,个子小小的阿炳深情地对着云芳唱了《归去来辞》,每一个音符都敲在我的心上,似乎在传达所有有情人的心声。时间那时是静止的,我悄悄地回头,他也正坐在最后一桌望着前方……
第二次高考
第二次高考比第一次高考清晰一些。
也许是目标更清晰吧,我和他通信近一年,二百九十六封信,写满了迷茫、安慰、鼓励和青春。后来,我知道我想要考哪个大学,也知道将来要走什么样的道路,所以思路很清晰。
我是和香云一起备考的,我们邀请好友艳来当我们三天的厨娘,我们考前考后都是轻松上阵。
我记得那年高考的作文题目我考前写过,并且得过高分,是一篇关于创新的议论文。但是,考试的时候我的脑子闪了,或者说太自信了,我想写另一篇,那是我在深夜写过的,没交给老师审阅过,我更喜欢那篇诗意的文章,为了更诗意,题目就用我常见的一篇文章的题目,于是我落笔《雪融化后是春天》……多年以后,才知道那时,很多《雪融化后是春天》都是零分作文。
考政治历史的时候,心情更舒畅,每道题都有话说,洋洋洒洒分点列条写了满满的正楷字体。除了数学,其他科目都感觉不错,数学考前刷太多压轴题和难题,以至于我在那份简单的高考数学卷里一直绕弯子。
考完估分也不错。我们在校园的一排榕树下估分,有人欢喜有人愁,我是欢喜的。
事实证明,高兴得越早,摔得越惨!
我的生活成了失火的天堂!
未来是一幅画,高考的你永远想不到
高考的失利,于我来说只是短暂的痛苦。
后来我发现,高考之后,我才真正对这个多彩的世界有了清晰的印象,我的文字里多了鲜活的色彩。
两次高考之后,命运终于让我从僵化的体制里走出来,从分数的世界里走出来。我想,这并不是一件坏事,我很快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找到自己新的方向,并为此全力以赴。
后来,我从普通大学毕业,大学毕业不到一年我又取得第二学历和学位。
后来,我当了老师,在三尺讲台和更广的旅途中找到了人生价值。
后来,我旅行、烘焙、写诗、码字……我的生活过得并不比那些考上重点大学的同学差。
后来,我常对学生说:古今中外,很多有突出成就的人,都不是关在卷子里背书做题成长起来的!所以,我从来不对成绩不好的学生下定义,每一个鲜活的人儿,都会有自己鲜活的未来,不是吗?
人生有很多考场,中考、高考、就职是考场,结婚、生子、育儿也是考场。
在短短长长的人生旅途中,我们会路过大大小小的考场,我们可以也应该为每一场考试全力以赴,但是我们必须用平常心去接受每一次考试的结果,无论它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因为,试卷不过是一张纸,未来才是一幅画,正在高考的你永远也想象不到,你将来的人生画卷会是什么。
条条道路通罗马,青春不只眼前这一条路,我们不必急于用一次考场的成败来定义自己的人生!
“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如是,致所有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