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的夏天,在结束了我12年的应试教育之旅后踏上了通往象牙塔的路,我的老师们告诉我那里很自由,我的家人朋友告诉我那里是个神秘的地方,一毕业就可以有一个好的轻松的工作,但他们大多数都没接受过所谓的高等教育。
一听到一年要在我身上投入很多钱,我的母亲告诉我,还不如跟她学做皮鞋,也就是在成都的鞋厂打打工,一个月努力还能挣几千块钱,现实是2019年的今天她面临和父亲都面临失业,对呀,在面对诸多人问我,“你是大学生,知识分子,有文化,你说说读大学有什么用?”
8年前我不知道怎样回答我朋友的这个问题,只是笑笑,很有趣。怎么有趣,简单来讲,生活可以很丰富,不似中学一般苦逼;在丰富的校园生活中,随着心智的成熟,时间的推移,总得有自己的选择,自己却并不知道选择的成本究竟有多大,开始产生了焦虑,这种焦虑还不是单纯的知识焦虑或是对能力方面的焦虑,是一种身份危机或者说一种妄想的破灭,抑或是自我的一种怀疑。
原来大学并都是美的,原来高中老师在骗我,原来我考试都是为了什么?为了回答这个为什么,我在寻找答案:
一、学习不等于读书
我一直很崇拜那些读万卷书的人,觉得他们特有知识和文化,后来我发现,好多没读过书的人,很有文化,也很有见识,渐渐我明了,学习是个持续的过程,是陪伴一生的行为,学习的内容实在太多。
二、有用是什么?
孔乙己问店小二,“你知道茴字有四种写法吗?”,究竟有什么用呢?
三、教育
我们在受到过高等教育,更应该思考教育的方方面面。应试教育并不一定都是不好的,前段时间还看到一小学教师在教室里体罚几个学生,但是经过挫折教育锤炼出来的学生有时会在某些方面做到顶尖,而素质教育也不一定就是好的,主观上和外界的影响可以让一个人变得很卓越,也可以让其堕落。并不是因为我堕落过,也并不是因为自己很优秀,而是因为我们渴望成长。
如今,我依然还在学习如何让自己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