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的最高境界不是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我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
遵从内心,舍得干脆,超越欲望,自然获得之高无上的自由。
人,总以为被外界局限,无法得偿所愿。殊不知欲望心魔才是自由的真正“天敌”。
疾病、贫穷、战争等三座大山,已被解决。这个时代的我们是最幸运的一群人。
“生存——生活——生命”的演绎完成,人从追求生存到追求品质到返璞归真。
当商品指向我们的生命,情感升为强需,品质沦为刚需。
人,你用什么载体与别人产生连接,这就是商业。
商业卖的不是产品,卖的就是你这个人。
感知层——身份层——资源层——能力层——存在感(热情所在)。
感知层,即我们给别人的感觉。
感知层与身份层需对等。身份层发展出感知层。
资源分“先天”与“后天”。后天的资源会在我们发展出对应能力之时自然发展出现。就如此刻我们学习导师技能,现场的学员和老师就是我们这个能力的资源。
存在感即生命的意义和使命,是我们热情所做在。
如何找到“热情”是关键。
什么事让你废寝忘食,不知时光飞逝?
【1】这件事带给我的意义是什么?
【2】这件事带给我的感受是什么?
【3】这件事带给我的价值是什么?
不段循环提问,找到最有感觉的一个或者几个“词”。
“热情”——人生使命/愿景——团队/价值观——雄心/目标——投资者/支持者
一个人,价值观与目标不在一起,就是毒。
使命,即如何使用你的生命,想服务于哪一群人。
何为欲望?
雄心和使命不在一起,即欲望。
欲望,自己想要。使命,你为这个世界留下什么。
爱是分层级的。
爱物——爱自己——爱他人——爱众生(使命)
只停留在“爱自己”,容易迷失在欲望心魔中。
如何分别是“欲望念头”还是“使命所在”?
起念时——订小目标——不断察觉你热情所在
感觉是最好的明灯,感兴趣是最好的开始。
其实上面所写皆为理论知识。导师班现场学习跟单纯的看文字理论学习是完全不同的一个层面的学习。
当我们形成一个现场的场域,场域的智慧会影响在场的每一个人。与导师面对面眼神语元动作交流是我们用整个人所以感官全部细胞在学习吸收的。
跟单一的用视觉看,或者听觉某个知识点是完全不同的。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活进体验。活进体验,不如高人指点。
万分感恩导师班老师们的指点。
昨天下午下课,老师安排现场围餐。电话给妈妈,得知妈妈不舒服。跟老师明示情况不参加围餐了。老师立马让我带两菜两饭回去照顾妈妈孩子。
内心特别感恩,拿起一菜一饭回去酒店。
测体温39度,马上照旧用药皂给妈妈护理。配合吃药糖。护理几次后,妈妈安睡一晚,早上起来37.2度。再次药皂药糖护理。07:30分,体温36.2度。
万分感见药皂药糖的一路护援。
虽未能参与围餐,与危娜老师晚上的完型疗法团体场域体验课失之交臂。但是感觉没有失去什么,反而觉得该是这样就这样,蛮好的,生活给我什么,我不挑拣,就活什么。危娜老师教会了我,每一个体验都是弥足珍贵的。
感恩导师班。
写给自己的情书(5)商业的本质
写给自己的情书(5)商业的本质
写给自己的情书(5)商业的本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