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归途》这部电影在刚上映的时候,我就特别想去看,只是因为一些原因迟迟没能去观影。元旦前后,这部电影终于在网络上上线了,我也立马点击观看了。
这是一部在中国在努米亚这个战乱国家撤侨的事件电影。当然努米亚这个国家是虚构的,你可以把它代入到战乱的国家,例如阿富汗,或者是叙利亚等等。虽然国家是虚构的,但是整个撤侨事件却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网络上也有分析说,真实事件比电影拍得更为可怕和紧张。
说回到电影本身,我是一个不太喜欢太过于悲壮的英雄人物色彩的电影。因此像《长津门》或者是《八佰》这样的电影,我至今都不敢看,战士们壮烈牺牲的场景让我有种窒息感。包括今天想要看的张艺谋导演的《神枪手》,电影一开始就有战士被狙击射杀,这样的场景让人不寒而栗,无奈只能关了,不忍再看。
当然这部电影也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英雄电影,比如像《战狼》就很有英雄色彩,同样是撤侨事件,电影更专注去描绘主角的英勇无畏的事迹。而《万里归途》更像是无数小人物的缩影,主角宗大伟曾经是一位在辗转于战乱国家的外交官,可是人到中年,老来得子的境地下,他对于去撤侨的,还是比较犹豫。另外在与叛军首领进行轮流自杀式射击时,因为害怕和犹豫,也会产生呕吐的生理不适反应。
但正是这样的真实的人物,就是在一次次经受炮火和亲人朋友被炮火击杀的时候,才一点点成长起来,有更大的勇气去面对这样危险的境地。他会因为朋友死于榴弹,无人完成撤侨的时候选择挺身而出;会因为朋友的妻子因为失联无法撤离时候,毅然踏上两军交火区去寻找解救;也会因为一位努米亚的小女孩,而再次选择和叛军对峙。战火是无情的,但是人却有情,也是电影里流露的温情。
说起战争,离我们好像很遥远,但是可能就在此刻,世界上的一个国家就在遭受着战火,很多人正在流离失所。电影的艺术就是除了让我们看到战争中的温情,更多的是战斗的残酷。比如说自己是一个国家最后的防线的边境官哈桑,和主角团说了以后一句话:活着!接着马上被叛军吊死在城墙上。还有说着走到迪拉特就准备回家的努米亚司机,也死于叛军之手。每每看到这样的场景,就想到鲁迅先生所说的,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如果你在一部电影当中,有一些配角开始憧憬未来的美好生活,或者有一些美好愿望的时候,那么百分百就是导演在埋伏笔,准备让他领盒饭了。当然虽说是玩笑话,但是也确实让人觉得,一些美好的东西在特定的一些场景里是那么细碎,也显得那么弥足珍贵。
这部电影让我最深的一个镜头就是,主角宗大伟最后带着1000多同胞回到祖国北京时,正是中国过年。他看着街上洋溢着节日的气氛陷入了沉思,脸上的表情让人捉摸不透,就在这时,一声烟花爆竹升上天空,“砰”的一声吓他一跳,在刚刚经受过炮火摧残的他,那一刻以为战斗又来了,当然这不是在战争,而是人们庆祝新年的仪式,就是在同一片时空下,已然是两番不同的境地。
看着这样的电影,越是觉得我们并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而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珍惜当下这来之不易的幸福,幸福而感激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