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会产生负面情绪,通常意义上的负面情绪包括忧愁、悲伤、愤怒、紧张、焦虑、痛苦、恐惧、憎恨等等。
负面情绪会让我们的身体有不适感,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到正常工作和生活。
主观上我们希望减少负面情绪,而客观上,每一种负面情绪都包含着重要信息,它在提醒我们内心的某种需要没得到满足。
我们需要正确对待负面情绪。但首先要找到是什么让我们产生了负面情绪,也就是它的起因。
这个问题听起来似乎很简单,我们好像很容易知道自己的负面情绪因何而来,可事实却未必如此。
比如我最近感到焦虑,睡眠不好,刚好这段时间的工作比较忙,压力比较大。
那我会习惯性的把焦虑的原因归结为工作压力,我会认为等这一段时间过去,工作压力减小了,焦虑自然会消除。
一段时间之后工作不再忙碌了,但想像之中的轻松感并没有出现,我发现自己依然焦虑。
问题出在哪了?难道焦虑不是工作压力导致的吗?
工作压力大的确会引发焦虑,但是也会有别的事情引发焦虑,每一种情绪往往由多个事件所引发,而在这多个事件中通常有一个是主因。
比如最近感到焦虑,但最近发生的事情除了工作压力大之外,还有和家人闹别扭、刚买的房子发现漏水、孩子不听话、股票跌了……
我们没能识别焦虑的主因,是因为我们还没有觉察到在这众多事件当中自己最在意的是哪件事。
感性的认识存在偏差,也阻碍了我们了解真实的自己。
如何发现自己最在意的事情呢?
放弃直觉,推荐一个方法:做情绪记录。
可以采用以下记录格式:
日期:
事件(谁对我说了什么/谁对我做了什么/我想起了什么/我发现了什么):
感受(忧愁/悲伤/愤怒/紧张/焦虑/痛苦/恐惧/憎恨):
一旦当我们感受到有较大的情绪波动时,就做一次记录,记录当时的感受和引起感受的事件,越详细越好,。
记录一段时间,我们就能清楚地看到是哪些事情在引发我们的负面情绪。
那些出现频率最高的事件,是我们最在意最敏感的事情,它(们)就是引发情绪的主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