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9-06-17

2019-06-17

作者: 悠悠牧云 | 来源:发表于2019-06-17 13:15 被阅读0次

            箬竹叶

2019-06-17

        箬竹叶,也叫粽叶。包粽子少不了它。

        隆回北面是山区。山上有的是粽叶。平时除了端午过节,每家釆几张包几个粽子,就由它在山上自生自灭。没人再去管它。

        这箬叶,说起来是个宝。它根系发达,生命力强。不仅能很好地保持水土,而且是一种取之不尽的财富。

        过去,没人收,没人要。这箬竹叶便没发挥作用。

       

2019-06-17

        只是端午节自家釆几张包几个粽子而已。

        几年前,萧剑泉 开始加工箬竹叶,并外销。

2019-06-17

        刚开始,只是小量收购,利用阳光摊晒。一年下来,加工不了多少。

        随着需求量的加大,老办法是行不通了。于是自行设计了几个烘箱,买了炉球炉子(一次可装12个煤球那种),每个烘箱配备三个炉子,点燃后用大功率风扇将热气吸进箱内,内里用耐热塑料箱装三四层粑叶。以加快烘干速度。

2019-06-17

        由于温度高,风扇电机经常烧坏,且一换煤球,火力未升上来,温度又不够。效果不显著。

        经多方考察,不断改进,投入巨资,终于成了现在这般模样。

2019-06-17

        不烧煤了,改成生物燃料。成本虽然有所增加,但符合了环保要求。而且送料智能化,不再需人看守,节约了人力成本。

2019-06-17

          收来的箬竹叶,先扎成小捆。

2019-06-17

        再装箱

2019-06-17

          经过十多个小时烘烤,便成干粑叶,烘出来的叶子带青色,质量杠杠的。

2019-06-17

        然后打包成捆

2019-06-17 2019-06-17

        待到一定数量,便有人上门收购。

        从开始小量加工、原始加工,到批量加工、机械加工、自动化加工,萧剑泉、伍丽梅夫妇经历了资金短缺、方法笨拙、加工缓慢等困境。在亲戚朋友的帮助和自己不懈的努力下,现已小有成就,达到了年产50吨(干叶)的规模。

        除了自己没日没夜的辛勤劳作,四处收购运装粑叶,终于获得了应有的经济效益。还顺带让本组妇孺老幼通过扎捆、打包等劳动增加了收入。短短几个月,组里村民仅此项便可获得十万以上的收入。还让周围乡镇村民上山釆收箬竹叶,变废为宝,每年收购鲜叶支出近百万,让大家在脱贫路上前行了一大步。

        今年加工箬竹叶又开始了,萧剑泉夫妇又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

2019-06-17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9-06-1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ffaf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