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永恒。
自行者出生起,黑夜便笼罩住了他的视野。听长辈说,在数年前,世界便停止了一切转动。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尽职尽责的晨昏线结束自己的使命,永远地停留在了一片森林之上。它将宽广的树林一分为二,也把世界干净利落地切割成光明与黑暗,而行者所处的这一边便是无穷无尽的黑夜。
从小到大,行者见过的所有事物都蒙上了一层灰暗的羽纱。随着年龄与阅历的增加,这层灰纱开始延伸到行者的内心。他开始觉得孤独与无助,觉得与他人的交流总是隔着无法逾越的厚障壁。行者将一切过错归咎于黑夜。正是因为无法瞧见光明,所以人与人的沟通才会存在障碍。于是他做出了一个决定。行者决定穿越那片树林,决定去感受光明并摆脱掉形影不离的孤独。
行者是一个异常倔强的人。在他做出决定后,没有人能够阻挡他的前进。这其中包括父母的哀求,也包括朋友苦口婆心的劝阻。
力排众议后,行者毅然决然地开始了自己的旅程,踏进被列为禁地的森林。
与长辈的描述一致,森林的黑暗超乎了行者的认知。原先蒙纱的事物褪掉了全部颜色,转变为纯粹的黑。在森林里,眼睛变成为了鸡肋,因为面前只有黑色,吞噬万物的黑色。
一开始,行者的内心五味杂陈。既有面对未知的害怕,也有不听老人言的后悔。但追求光明的执念强迫他走下去。随着时间的推移,行者发现眼睛适应了面前的漆黑。他开始学会运用耳朵去聆听周围的动静,学会凭借鼻子来察觉危险的降临。渐渐的,双眼反而成为了累赘。行者开始习惯这种失明的状态,甚至觉得舒服。虽然失去了观察周围的权利,但这也意味着他不必再在乎别人的眼色。
行者开始享受黑夜。
但柔和的日光打破了这份平静。透过晨昏线的裂缝,微乎其微的光芒照在了行者的跟前。借着这些突如其来的阳光,行者惊讶地发现面前的一切开始变化。前方的景色褪去着装的黑色,脱下了灰暗的纱衣,展现出只存在于传说中的白昼的五颜六色。
一束、两束、三束……
吃惊的行者不由自主地呆在了原地。他先是反复确认日光的数量,然后一边小心地踏起小碎步,一边观察着阳光的动静。在确定日光会紧紧跟随他后,行者才是放下悬着的心,以更快的速度继续自己的旅途。三步并作两步,行者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世界的全貌。
有了日光的陪伴,行者感觉到自身的孤独也开始消解。他开始敞开心扉,对着追随的日光讲述自己所承受的痛苦。似乎是听懂了行者的心意,随行的阳光不时地摇晃身躯,作为对行者倾述的回答。
看见日光的回应,行者更坚定了前进的信念。在他看来,只要步入白昼的那一边,自己因黑夜而产生的所有负面情绪都会烟消云散。
经过没日没夜的奔波,行者终于能够瞧见晨昏线的一角。距离终点越来越近,出现在行者的身旁的日光也开始逐渐增多。看着日益壮大的随行队伍,行者欣喜若狂,他觉得距离自己的痊愈,只差一步之遥。
在若干阳光的照耀下,森林一览无余地呈现在行者面前。此时行者眼睛里容纳的颜色,超过了他前半生见识的色彩之和。行者感到开心,前所未有的开心,但不知为何,他的内心总觉得有些不对劲。行者转过身,想要将分享喜悦给那三道最初的日光,却发现他们早已埋没在浩浩荡荡的追光队伍中。
管他呢。
傲慢吞噬行者的全部情感,并下令阳光大队不遗余力地前进。在行者看来,他是个光宗耀祖的英雄,不仅治愈了自己的孤独,还将迈出历史的一步,成为家族里第一位踏进光明之人。
但当行者真正跨过昼夜分界线的时候,他发现他错了。
经过晨昏线的洗礼,原先个性鲜明的阳光与空气融为一体,随处可见。而眼前的景色由于太阳的过度曝光,呈现出失真的颜色。
同伴的离去重新呼唤起埋藏在心底的孤独。在情感与现实的双重打击下,自满的念头开始褪去,懊悔霸占了行者内心的半壁江山。
一束、两束、三束……
行者疯了似地穿过昼夜分界线,想要寻找最初的那三道光。但他失败了。晨昏线泾渭分明,将世界分成绝对的黑暗与光明,而行者遇到的那些逃逸的日光,更像是一个意外。
直到这一刻,行者才明白,原来孤独无关黑暗与光明,原来并非黑夜永恒,而是孤独永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