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差点戒了。
“理想”。你的理想是什么?我们人的一生,从未离开过“理想”二字,从儿时到现在,我们一直都在革新着对理想的定义。小时候我们的家长和老师总是会问,“你长大的理想是什么”?然后那些个小大人总是会把手插在背后,怀揣着一股雄心壮志似的说道:“我要当科学家”、“我要当飞行员”、“我要当钢琴家”!有多少人真正的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或者说,有多少人,到了成年,还会有这样的理想?
记得有某君说,女人在十八岁的时候,喜欢才子;在二十五以前,喜欢帅哥;在二十八之前,最喜欢富豪;而男人呢,在十八岁时喜欢那清纯少女,到了二十三四则喜欢那妙龄少妇;可能到了三十岁,又会开始怀念那清纯的,情窦初开的少女;可见,人类在不同的年龄段对事物的认知是会有所偏差的,但是不管在何种年龄,人们都有自己钟爱的理想,还有那些人与事。
先辈们经常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这样的说法虽然在很多情况下都有一定道理,但是我觉得说的也不够准确。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是经过了先天与后天的成长才成为了我们最后的样子,小时候的状态固然代表了先天的一些天赋,或者说代表了那一阶段的人生状态,但是世界是发展的,人是有自身的能动性的,只要自己做出改变去完善自己,又怎么会被小时候的状态绑定到老呢?那些小时候的神童们,到了成年之后,又有多少人真正能够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呢?反而是那些小时候状态不佳的人却成就了自己,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理想二字实在太难得,我们对理想的执着,给予了我们前进的源源不断的动力。有人问理想是什么,我说理想就是我们的人生信仰,它会把你变得所向披靡。不过,事实就是,直到了我们懂事的年纪,理想才可能变成了一种信仰。所以说,小时候的理想,其实不是你真正的理想。
我们翻着以前的照片回忆一下,有多少人做着小时候理想做的事情呢?小时候想当钢琴家的,然后到了小学当了一名音乐老师;想当飞行员的,成为了公务员;想当科学家的,成了中学物理老师; 最终,我们逃不过现实的制裁。
还是珍惜自己的现在,坚持自己的信仰,必有收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