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

作者: 小海豚的梦呓 | 来源:发表于2018-06-08 00:11 被阅读81次

   

目送

      墨绿色的封面,里层是作者坐在台阶上灿烂的笑靥,我曾一度揣测大家之作的文风笔墨是如何挥洒在字里行间,深邃的情感与思想如何交汇诉诸在文字、言语之中。《目送》的作者龙应台教授,是一代才女,有着女儿、妹妹、母亲、朋友等身份角色,用生活的细节、细腻的思绪,在淡墨的文字间向我们传递着厚重的血缘情深,诉说着人生的落寞与放手、失败与脆弱、生命的纯真与无情,深入浅出,给人启迪,发人深思。

      初读《目送》,是在我刚上初中的时候,那时只觉得这是一本充满爱和感动的书,在那个青涩懵懂的年纪,大概还体会不到作者的柔肠百结,内心的无奈与悲凉,更无法领悟到生与死那一瞬间的界限。

      再读《目送》,是在我参加工作后的某个闲暇周末,窗外飘着微微细雨,当我打开墨绿色的封面,读着熟悉的文字,像是在与一位久未谋面的故友约会,内心充满期待,却另有一番难以诉说的心境。读到的不再仅仅是起初的感动,体会更多的是一种不甘的柔情和凝重的忧伤。文中没有歇斯底里的情绪,但却让我有哽咽的滋味,让我体味到隐隐的悔恨与哀伤。它看起来是一本优美的散文集,但更像是一本生死笔记,用尽了深沉的笔锋,细腻的情感,思考着生离死别的人生大问题,叙写着父亲的逝去、母亲的垂老、儿子的远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进,也写尽了一位母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默默付出的艰辛与内心的矛盾和酸楚。开头作者写的是自己在孩子第一天上学时看着他慢慢地一步一回头地走进校门,消失在自己的视野中;再到孩子十六岁时在机场勉强与她离别拥抱,忍受着她的深情;儿子在长大,可母亲的爱却依旧浓烈,只是离开了怀抱,就不可能再长情陪伴。当孩子慢慢地不再粘着父母,不再愿意和父母齐头并进的时候,这个做母亲的人,慢慢地独自咀嚼着这份落寞。就像作者自己的母亲终究老去,父亲终究离开,自己每次探望完母亲时都是告诉她:因为要去工作,现在要离开,但会下次再来;而对于父亲,人生抵不过岁月,抵不过生老病死,生死离别原来每个人都会经历的。父亲最后魂归故里,作者才真正明白他大半生灵魂的漂泊,对故土的翘首以盼。在被泪水湿润而模糊了的视线里,我们都看到了那个背影,是被长大了的我们无意时怠慢了的父母的背影。他们从不打搅我们,总是在离我们十步之遥的地方缓慢前行,是为了看我们是否安全,是确保我们在无助的时候能第一个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是在看到我们欢乐时他们也能偷着乐。

      想起一次在车站等车,无意间看到一对等着过马路的母子。母亲在起步的一瞬间握住儿子的手,儿子却不动,转头看她,眉一皱,正要说什么,不料他此刻的神情被母亲尽收眼底,儿子转过头,撇撇嘴,轻轻把手从母亲手中挣脱,大步向前。母亲的身躯一怔,随即上前。我看到的是,她眸中掩不住的慌张与失落。目送着他们的背影,内心泛起一阵涟漪,我的思绪也跟着飘忽到很久很久以前。

      想起疼爱我的父母,想起在那段青涩的年少岁月,我的父母也只能看着我的背影,目送着我一步一步走远,直到背影一点一点模糊。还记得读中学时的一个暑假,要离家去其他学校参加一场为期一个月的竞赛培训,那是我长大以来,第一次离开家那么久,而我却没有太过伤感,也许是新鲜感兴头太足,所以没有半点即将要离开父母应当有的难过,反而开心得手舞足蹈起来。那天早上,怀着小期待和小兴奋的我醒得很早,母亲一大早就为我做了我喜欢吃的面条,父亲也早早地帮我收拾好行李,还备了一大包我爱吃的零食。到了学校,我大步流星地走在前面,一路上和好朋友嬉笑打闹着,完全没有留意到父母眼中的落寞与不舍,那时只是隐约感觉到似乎有两道炽热的目光凝望着我的背影,仿佛要看穿我,那么坚定又那么柔和。或许,他们在等待着我的回头,哪怕仅仅是一瞥吧。快要到寝室了,我急忙从父亲手中拿回行李,对他们说了声,放心吧,你们快回去吧!然后我便闪入门内,倏忽不见。现在,我才慢慢地意识到,他们的落寞与不舍,或许与我的背影有关吧。或许,那转瞬即逝的一个月,在他们眼中却是如同半个世纪之久。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母子女一场,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平铺直叙、轻描淡写的话语,却能让读者强烈的感受到背影离开的坚决与果敢、目送者的落寞与忧伤,这才是最无奈的放手,父母的爱最深沉也最长情,只是孩子会长大,孩子要远飞,父母只能期盼远方的孩子一切安好。很多时候不是我们去看父母的背影,而是承受他们追逐的目光,承受他们不舍的,不放心的,满眼的目送。最后才渐渐明白,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任何人,可以像父母一样,爱我如生命。

      现在读《目送》总有种酸酸的感觉,为逝去的或正在远去的亲情,挽留不住的是匆匆的生命脚步,能留下的都是记忆。对于生命,最好的态度不是挽留,而是珍惜。再多的遗憾不舍都不过是生命的过程,我们只能往前走,用现在来填补过去的空白和伤口,带着爱和释怀与生命和解。

相关文章

  • 目送

    一 生活,是一场目送。 目送你上班, 目送你上学, 目送你出差远行, 目送你...

  • 目送

    就像我期待的那样 一个远远的眼神 不亲切 不疏远 谁也不知道这样的目光 还能有多远 就像谁也不知晓沟壑 从何时出现...

  • 目送

    自古多情伤离别,尽管不愿不想,可人生中有太多的离别,躲不开,也逃不掉。 我们只能默默站在离人身后目送,或者只能在身...

  • 目送

    那日,你中午离开,我目送你。你总是一个小行李箱加一个背包,换好鞋子收拾停当,我去按电梯。没有什么拥抱或者情话,你进...

  • 目送

    话未完, 车停在前头 我们都笑着想送 你在车上我在外头 张口 话犹漫心头 车与我背道而驰 我们各自前走 诗与远方 ...

  • 目送

    清明节放假孩子们回耒住了三天,有说有笑好热闹,孙子外甥忙的做作业玩游戏,我们老俩口忙的做丰盛的饭菜,累是累了点,可...

  • 目送

    不知道你是否听过这样一句话: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繁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

  • 目送

    “快回去吧,下雨呢,好冷。” “不冷啊,等你上了车我在回家。” “你都不知道穿袜子吗?脚丫子不冷啊。” “哎呀,就...

  • 目送

    今年春节,抽空重读了龙应台的“目送”。同样的文字,二十年后重读,不同的感受。 大学那会儿,以为自己能够了解那种“岁...

  • 目送

    墨绿色的封面,里层是作者坐在台阶上灿烂的笑靥,我曾一度揣测大家之作的文风笔墨是如何挥洒在字里行间,深邃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目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fxo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