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点了一份番茄鱼外卖来改善生活,解解馋。随意套上一件外套就去等电梯,可是万万没想到电梯居然悄咪咪坏了一个。只剩一个的电梯速度当然慢了许多,我盯着红色数字不停的跳动,对美食的渴望盖过了内心的焦急。终于乘上电梯,拿到外卖,又颠儿颠儿的飘在回宿舍的路上,我几乎已经闻到我手中饭菜的香味了。
回到宿舍,把手机架好、调出视频,倒好水,最后再郑重的把外卖放到桌子中央。随着我慢慢揭开盖子,番茄鱼的香味争先恐后的向四周蔓延开来。红红的汤汁陪着白色的鱼肉、黄色的豆皮、黑色的木耳,光视觉就是一场饕餮盛宴,番茄的酸香立刻占据了嗅觉神经。
双重夹击之下,让人无法忍耐,我拿出筷子先尝了一口龙利鱼-龙利鱼无刺却又肉质细腻,是做鱼锅的不二之选。它果然没有让我失望,略不平整的鱼片表面挂着些许浓稠的汤汁,鱼肉入口即化,轻轻一抿便成了碎肉。味觉最先感受到的还是番茄的酸,但它酸的恰到好处,不仅让人感受到番茄独有的香气,还极大的开发了人的胃口,使得酸味过后的鲜香更让人惊喜。鱼肉本身的腥味已经没有了,有的只是它的软嫩以及龙利鱼独有的清淡味道。
我下一个下手的对象是豆腐泡(也叫油豆腐),令人惊喜的是这锅中的豆腐泡是切开的。豆泡内疏松的结构使得它饱吸汤水,让人不敢使劲夹起,只能颤颤巍巍的拖着它放入嘴里,下一秒就是一次暴击。满满的汤充盈在口中,那种满足感令人愉悦,这汤汁微咸,正好搭配米饭入口。一口豆泡一口米饭这样的搭配,咀嚼时汤汁是主角,但咽下后豆腐和米饭的清香也让人回味无穷。
我随后又夹起一朵木耳,木耳像一盏盏小碗飘着汤中,碗中也有着一定分量的汤,可以说“汤中有碗,碗中有汤”。吃木耳最重要的就是这“碗中汤”,夹木耳千万不能把汤撇下,要有些汤一起入嘴,这样才能尝到这鱼锅的第三种滋味-木耳的脆。明明是和原来一样的汤底,却在木耳本身的那股脆劲儿之下变了个味道,更清爽、咸香,意犹未尽。 不时翻搅着锅,看着成块的去皮番茄在汤中浮动,又品味着配菜中豆皮的嚼劲,让人忍不住多吃两口米饭。
一锅番茄鱼,鱼肉的嫩、豆泡的浓厚、木耳的脆与豆皮的嚼劲互相呼应,相辅相成。一样的汤底却吃出了不同的味道,犹如人生百味,食之方知有。
嗝,吃撑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