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怕以后这里风光不再。这次回家,据说他们在和乡政府打官司,因为土地。被政府征收的土地,说好的价格没给到,村民们种了两年刚开辟的地今年不让种了,政府要承包给别的人种药材。本来征收地是要成为工业用地的,如今快成未别人家的田地了。不知道,种了一辈子地的他们何去何从?不知道,有好的项目为什么不受益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他们都五十多岁的人了,从娃娃开始就在这土地上摸爬滚打了,穷了半辈子,孩子们刚才长大成人,年过半百的人们,才要开始为自己活了,恐怕要面临失去土地地困境了。听到很心酸的一句话,“吃这个烟能吃到老就不错了,喂的那些羊也卖不了几个钱,挣不来钱了,老了!”吃早饭的时候家里来了人,我去给找烟,五块钱一盒的烟,我说只找到这个,两个男人就说了上面的话。我无言以对。是啊,我们地里种的粮食全部卖了也不足一万元,如今的一万块钱,又能做了什么呢?早年劳动落下的病,每天吃药养着,可还有以后呢,以后三十多年的时间,又何去何从?孩子们,强了一辈子的人,又怎么会想着把以后放在孩子们的身上呢?
从小因为计划生育的原因,我对乡政府的人总有些偏见,对村里的事也不上心,大学毕业了也不愿意进入行政系统。现在发现,他们真的是在困境里,也没有人实实在在的为他们着想,他们在艰难地劳作,艰难地努力,艰难地想要改变。“还大学生呢!”这是电视剧里的一句台词,爸爸重复了一句。我有些羞愧……我确实什么也没做,也什么都做不了!
最近看的《先生》纪录片,怀念那些质朴至善至纯的人们,晏阳初,陈寅恪,刘文典,冯友兰,梁漱溟,胡适,费孝通……他们有留学海外的博士,有中学毕业的没学历的学生,殊途同归,他们都选择了对别人对国家有利的事业,并取得光辉成绩。反观现在,大家都说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博士后遍地都是,在哪里呢?我不太了解。农村的事,农民的事,有谁在一心一意实实在在替他们着想,为他们说话吗?
对于以后的路,我又有些踌躇了。本想着就老师这条路一直走下去的,现在,我想要为他们做点什么?能做什么呢?可能还需要好长时间的努力才能做点什么吧……
我怕以后这里风光不再
我怕以后这里风光不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