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骑着小蓝来到洛阳市图书馆,昨天就已经预约好了,满怀期待地早上六点就起床,其实说实话,洛阳市图书馆应该没有我们学校的图书馆面积大,我就是怀着这样一股寻新鲜的劲头只身前往。
每个地方的图书馆都是带有每个地方都有的标志,在我的理解里,一座城市的避难所和栖息地,就应该是书店或者是图书馆这样的地方,能够给人提供长久的精神养料和舒适的独处氛围,在这里你不需要社交,你只需要安安静静的一个人就好。
我在一楼的阅览室很欣喜地找到了陶立夏的《岛屿来信》,读了一个小时之后又开始翻起的旅游杂志。我总是喜欢阅读旅游类的杂志或者是书籍,这类文章好像总能给我找到生活的另一种可能,让我的心灵变得开阔起来,读完之后会有一种“原来世界还能这样的”感觉。
二楼有一个作品展,里面刊登了各种摄影作品、艺术作品还有书法作品,我留连在一幅一幅的摄影作品中,沉浸在自己的艺术想象里,看着看着仿佛就忘记了时间。我喜欢这种感觉。我一直认为在这安静的空间里,适合一个人来,可能我还不适合与一群朋友讨论艺术以及看艺术展,这会让我感觉到身边有一种负累,反而没有一个人看时的那种轻松感,这可能也是一种错觉,我需要的只是一个改变。
突然想起之前看过的一句话,艺术是一个人崩溃和脆弱时面对这个世界的方式。有的人通过画笔来宣泄情绪,有的人将心中的压抑通过文字赋形,有人在乐谱中施展自己的音乐才华。这一切的一切,都不过是特定地点特定形式下是人向外界倾诉的产物,你就是想到了这些,你只是把它表达出来,就是这样的简单,就是这样的纯粹。因此,人们常常能在艺术作品中感受到创作者的某种特定情绪与自己产生的共鸣,而这种共鸣感,往往使人不再孤单。
车窗外一片水汽,遮盖了视线,也模糊了时间,现在是两点半,我的心情很糟糕,先是连着两天被放鸽子,再然后就是开始下起了小雨。国庆解封这几天气温骤降,一直都是小连中雨,所以我也没有什么出去玩的意愿。
耳机里的播客传来一阵温柔的女声,将我从昏昏欲睡的状态下拉回现实:“接受你现在的状态比去作改变要难得多,人就是不满足的,所以你非得去做点什么。”
来到天心文化产业园,雨势越来越大了,我撑着伞走到了一家名为“喵汪府撸猫馆”的点,一楼的二哈朝我叫了几声,店内的侍应生领我到二楼,我看到有种类不同的猫在来回走动,样子憨厚可爱。
上午看书,下午撸猫,生活的轻松闲暇,其实都是自己给自己的。
我跟一只棕白相间的小猫“关系”最好,起初,他一直躲在角落,不愿意出来,但我用逗猫棒遛了它几下,又给它吃了点猫粮后,它仿佛对我渐渐放下防备,眼神变得温和了起来。天的瞳孔是深邃的黑色,眼圈是淡淡的绿色,看着你时炯炯有神,像是一位居高临下的审判官。它的毛软软的,摸起来很舒服,但又不同于地毯的那种质地,而是一种更加轻柔的质感。它躺在篮子里,像是困了,于是我给它起名叫“困困”。
相比于困困,其他的猫仿佛更加个性桀骜不驯,一只没长毛的小黑猫突然跑来,我吓了一跳,之前从没见过这种类型的猫,还以为是一种什么奇怪的爬行动物。它的动作很敏捷,只是为了来吃我手中的猫粮,吃完后又扭头飞快的跑走,像是个羞答答的邻家姑娘。
窗台上的小母猫浑身都是白色的,他的眼睛一直看着窗外,满是忧郁的样子,像是个伦敦初秋的诗人,但它又很乖,可以任由别人揉摸。
最不听话的当属那只“虎头猫”,灰白相间的外表让它看起来像只褪色的小老虎,它的性格也是十分暴躁,不仅不让人抱,而且一直在自己舔自己的毛,好像生怕别人触碰到它的私人领地似的。
在撸猫馆的这一下午,让我获得了满满的治愈。从可爱的小动物身上收获到的不仅仅是一段愉快的时光,更是一种心灵上的成长。它让我明白了:人与各种生物之间都需要彼此救赎,猫需要人类,而人类也需要猫,我们都能从各自的身上得到我们想要的。而这,也是我目前理解的,最好的相处方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