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艾冰台】

转眼又到了大四做毕业设计的时候,有人忙碌有人闲。文科生泡在图书馆,翻着各种文献书籍,寻章摘句找着各种论点。
最辛苦的莫过于理科生,除了查阅文献,看看自己的课题是不是早有先人做过,即使做过是否还有创新点。实验室是每天必去的地方,人家外面上班族是朝九晚五,做实验可是没有时间限度。早上八点多进实验室,晚上有可能九十点甚至同校都会泡在实验室里。其中辛苦也只有做过毕设的学生才知道。
想当年自己也是这么过来的。作为化学生而言,做实验也是必备的技能。导师布置的题目,有可能只是让你去探路,也可能是为那些硕士博士打打下手。对于本科生而言,毕设也就是一个锻炼过程,至于最后是不是能得出一个大成果,一般都不敢奢望。只是按部就班,正常按照导师安排的时刻表行事就是。
记得当年的课题是做半导体材料,而且是电化学合成。首先第一步就是磨基片(钛基底),打磨好以后还得用专门试剂封住不必要的表面,留下大约一平方厘米的面积,再用HF酸刻蚀。电合成试剂也要自己配置,这可不能马虎。这些都属于基本工作,后面就是利用恒电位法进行制备。
看着钛片上颜色变化,也可以知道已经有物质在基片上沉积,问题是这样的材料是否符合我们想要的性能?
这是最为头疼的,有时实验做了一个多月,沉积了几百片有东西的基片。可去一表征,竟然都是废片,此时才知道科研的艰辛。
实验失败了就得找原因,是配比不对,后处理出问题?条件一个一个摸索过去,最后的成功就属于你。一旦一批基片出效果了,有时就想着,趁此运气,运河通宵,生怕哪天实验又不成功!
其实做实验就怕一蹴而就,在实验过程中才是最锻炼人。导师也不像平时上课那样有着精准的时间要求,只是每周都会关心问你实验进度。如果你偷懒了,到时你如何面对导师?就感觉自己的时光在虚度。
实验成功了,皆大欢喜。你可以早早撰写论文,你也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此时导师也懒得管你。
什么事宁可急在头里,也不要到最后才想起来什么都没做,手忙脚乱地去应付毕设,这样的爱舍还有什么意思?没有自律是做不好毕设的。
虽然自己的毕设已经过去那么多年,曾经的导师都已经作古,但每年到了这个时间总会想起当年导师对自己的谆谆教导。
不知道今年的学生会如何?
2023.2.28
沪上 北风斋
一晃就要进去三月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