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而苦难,苦于欲望。

当在迷宫中走入死路找寻不到出口时,另觅他路的逃避意识本能便有了一个叫做理性的借口。
比如宗教。
伊斯兰教、佛教、道教、儒教甚至于法**等。在奴隶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无论是东方或西方,人群如蝼蚁一般被少数统治阶级掌控,他们制定规则,制定道德,制定礼仪。
本是同根生,欲望不会因为阶层而存在或消失于人性本能中,所以有了苦难障碍,而当身体和精神思想的不断成长、渴求、跳动之后,疲惫,孤寂,空虚等负面意识萌现。此时,神秘,吉祥,无灾,能够不劳而获不学有术的宗教的出现,就犹如船靠了岸一般。
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宗教制约和规范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从宗教场所的建筑,如宗庙、佛塔、教堂等,以及宗教礼仪,如服饰、语言表达、生活用品等,严格按照宗教的观念进行设计制作。
人类群居的时代开始,阶级的划分就存在了,从开始的以性别划分,能力划分,权力划分,统治阶级便用自己掌握的可执行力来推行自己的意识形态,而宗教便是一个有力的手段,并使其成为统治思想的有力辅佐。
宗教是统治方式中的其一而已,由于宗教提倡超凡脱俗,苦炼修行,便能进入天国或仙境,进而摆脱苦难。因此,宗教场地宗教器物宗教思想的设计都必须摆脱世俗定义影响,通过幻想、象征、表现的语言去完成宗教精神的物化,例如欧洲的哥特式教堂,运用线条轻快的尖拱券,挺秀的尖塔,轻盈通透的飞壁,修长的主柱,眼花缭乱的彩色玻璃花窗,狭长而高的廊道,从而造成一种向上升华和神秘天国的幻觉。或佛像、道书等各种视觉和心理上的侵占,使人从意识中主动认为人本如此。这便是宗教的超常性。
因为现实的直接感受而对人产生的苦难和罪恶,认为只要苦修便能解脱并到达天国的极乐彼岸,去到无灾无难琼楼玉宇歌舞升平的极乐世界,这对于生活中那些走投无路水深火热或背负罪恶的人产生极大的诱惑性。敦煌莫高窟壁画的设计者,主动性的用娴熟的技法,鲜丽的色彩创作了《西方净土变》《弥勒净土变》《药师净土变》等各种飞天极乐的壁画,成功塑造了幻想中的佛国乐土。
再说宗教的威慑,从寺庙教堂的宗教器具,从西方的修道士修女到东方的僧侣,比丘尼的服饰装束都体现出庄严肃穆或清心寡欲的情境,通过造型,色彩和繁琐的礼仪造成对人心理的威慑,更有简单粗暴的通过形象塑造或场景布置所造成的威慑,面貌狰狞威猛的天王和力士,阴森惨淡的《地狱变相》,香火供奉不可侵犯的弥勒佛、三清道尊和耶稣。
总之,宗教场地的建筑,雕塑,绘画,音乐,文字等的综合设计,声,光,色,形,器的神秘变化,让人群达到痴迷或不可侵犯的低位心理定势。
在心理,思想,行为,乃至主观能动性上的控制,从而进化为利益组织,或用于舆论,世界观的大众表现形象。
记得以前看《围城》,从前的愚民政策是不许人民受教育,现代愚民政策是只许人民受某一种教育,不受教育的人,因为不识字,上人的当,受教育的人,因为识了字,上印刷品的当。
当身处大环境中,所有人如羊群般随头羊前进时,任何不合时宜的异响,便是另类,视为扰乱,破坏,遭人摒弃,无关对错,众马齐喑。
如今所有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评判古人,点三道五,言二说六,讲去其糟糠取其精华,说思想禁锢,说保守封建,说呆板不思。
而如今,现在,当下的人群,思想,舆论,意识,又被哪个统治阶级控制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