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促进他人自主,最重要的就是要支持他人的自主行为。只是支持自主并不是纵容,这一点很多人都容易忽略。
作者讲了他的一个经历。有次他去朋友家做客,朋友3岁的女儿拿着皮球从后院走进来,朋友看到就让女儿把球放在门外,然而他说了3遍,女儿继续往里走,好像一个字都没听见。于是,朋友转过头继续与客人聊天。
这种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其实就是一种纵容。这个父亲在管教时前后态度不一致,提出要求却无视女儿没有执行。他这样做,不但没有得到他想要的结果——把球放在院子里,还干扰了女儿的内化,女儿不会吸收球应该在院子里的规则。
生活中类似这种的例子很多,家长看到孩子去抢其他小朋友的玩具,认为只是小孩子的玩闹,一笑了之;学校里,学生之间相互恶意推搡,老师觉得只是游戏不加干涉;工作中职员把自己的工作让新人代做,管理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也许作为家长、老师、管理者认为这只是孩子或者同事之间的交流,他们想要支持自主,于是就放任自流。而事实上,这种做法就是一种纵容。
此外,当家长、老师、管理者在工作很累或者压力很大时,可能会烦躁不安,如果有人干扰了他们的正常安排,就会出现苛求、挑剔、辱骂,甚至大打出手,而他们却觉得自己只是在定规矩,设定界限。
作为优势群体,我们必须意识到:支持自主不等于放纵,设定界限也不等于苛责。纵容很容易,但支持自主却很难。因为支持自主需要清晰的思路、前后一致的行为,并且用理解和共情的方式设定界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