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我们感觉到很累,却发现自己并没有做什么事情。
原来,真正令我们感到累的,是我们的“高内耗”行为
我们对于过去不好的事情,总是喜欢去咀嚼;
对于别人来说,也许是一闪而过的细节,我们却在心中不断思量;
对于未来,我们心怀焦虑、彷徨,却迟迟不肯去行动。
如此,便造成了我们的“高内耗”
-
1、习惯性纠结
有些人获得成就或幸福之后,会很开心,认为这是自己应得的,也确实是应得的。但有些人却充满亏欠感,难以心安理得。
例如,周六日的时候,你很想在家休息。但这个时候,你会想,休息了还不回家,父母会不会难过?会不会觉得我不孝顺?
这样的人貌似替他人着想,但实则无法真正拥有当下。
与自己和解,是每个人的一场修行。
-
2、喜欢胡思乱想
有的人,天性敏感。
这类人,他们也很喜欢胡思乱想,特别是在睡觉前做自我反思。
例如,我觉得白天的时候,哪句话说错了,哪个手势容易让人误会,别人生气、讨厌我了怎么办?为什么我什么都做不好,为什么发生这样的失误,为什么不长记性?
这种情况,是因为个体自我意识过高造成的。他们过度关注自身的不足和缺点,认为身边的人也关注这些,从而在心里否定自己。
-
3、过分思虑未来
古人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是要告诉我们,要考虑得长远。
但是,如果我们总是在思虑未来,甚至想要把未来思虑的一清二楚之后,才敢于行动。
如此,人就会陷入焦虑、彷徨的“高内耗”之中
那么,我们该如何做才能好起来呢?
接下来,3个可有效调节的方法送给你!
-
方法1:给自己腾出时间做点喜欢的事
很多人之所以感到做事没动力、生活没精神,是因为混淆了工作和生活的时间和空间。
要避免胡思乱想,就需要懂得给生活和工作划清界限,腾出时间娱乐。
-
方法2:学会品味和庆祝一些微小的幸福时刻
生活中值得铭记的大事并不会经常发生,但是身边的“小确幸”其实每天都有在发生,只是我们选择经常性的忽略。
无数心理学专家研究表明,记录和铭记那些微小的幸福时刻,对缓解焦虑、减轻抑郁尤为重要。
-
方法3:专注于攻克一些自己容易达成的目标,每当我们感到沮丧,心情低落的时候,尝试进行一个小项目。
可以是简单地收拾房间,弄花花草草,30分钟慢跑或者一分钟冥想等。
给自己设定一些简单的、即时就能完成的小目标,一旦完成了,就能给我们带来成就感和满足感的及时反馈。
以上就是我们的高内耗的症状以及治疗药方,那么你,中招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