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简友广场想法
课堂之外:课程生命的绵延之境

课堂之外:课程生命的绵延之境

作者: 耕耘三尺有天地 | 来源:发表于2025-09-28 08:42 被阅读0次

教育现场常将“课程”与“课堂”混为一谈,仿佛二者乃是同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实则不然。课堂不过是课程长河中的一湾清浅可见的水域,而课程本身则是那更为浩瀚、潜流暗涌的整条江河——它发轫于课前预习的涓滴思索,奔涌于课堂交锋的短暂激荡,更绵延至课后复习与多元活动的广阔平原。真正的课程生命,恰在这种绵延不绝的时空拓展中获得其完整性与深度。

课程的本质在于其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的学习历程。它绝非局限于四十五分钟的时空单元,而是学习者认知与情感持续生发、衍化的生命脉络。预习是知识的初次叩问,如同播种前的翻土,为思想的萌蘖预备温床;复习则是收获后的反刍与内化,使飘忽的印象沉淀为稳固的智能。课堂,无论是线下相聚还是线上相逢,仅仅是这一漫长历程中一个特意设置的“相遇时刻”,旨在点燃思辨、引导方向、促成交流。它的价值无可替代,但若视其为课程的全部,则无异于将一场宏大的交响乐简化为了其中一个响亮的小节。

课程的有机性,正体现在其对课堂的超越。一堂精心设计的课程,其影响力必然挣脱教室的物理或虚拟边界,向学生的日常生活与思维习惯持续渗透。延伸的专题探究、跨学科的实践活动、乃至自主安排的深度阅读,这些看似“课外”的环节,实则才是课程真正结出果实的沃土。它们将课堂上的知识星火,蔓延为解决问题的燎原之力,将被动接收的“授业”,升华为主动探索的“学问”。在此意义上,卓越的课程设计,必是一门“为离开课堂而做准备”的艺术。

故而,教育者应有“课程≠课堂”的清醒自觉。我们的关注点应从“如何上好一节课”的精雕细琢,部分地转向“如何构建一个完整学习历程”的宏观筹划。这意味着教学设计的前端需延伸至激发学生前置性思考的巧妙任务,后端则需着力于设计能引发持续探索与反思的延伸环节。教育的成效,最终不由课堂上的精彩纷呈单独决定,而由学习历程的完整性与连贯性所铸就。

当我们跳出课堂的方寸之地,方能窥见课程那更为辽阔的生命景象。它是一条不息的思想之流,从课前宁静的源头出发,穿过课堂喧腾的峡谷,最终奔向课后那片名为“素养”的浩瀚海洋。于此之中,教育不再是时间的片段馈赠,而成为一段完整而丰盈的生命历程,无声地滋养着每一个走向未来的灵魂。

相关文章

  • 绵延 绿色的胴体 生命之芽 绽放 对蓝天的呼唤

  • 2017-05-26

    听课心得感受 在橙子课堂里,听了三个限免课堂,受益匪浅。 第一个课程是用“生命之花”做怦然心动的月计划,这个课程教...

  • 读《教师自我突围》有感

    没有课程意识,游离课程体系之外的课堂必然是鸡零狗碎的;没有课程意识的课堂,要不就是教师热闹非凡、随心所欲的表演,要...

  • 绵延的生命(诗歌)

    作者:马桂明 原创作品莫搬运,看看即可。 春花秋冬果实累累 夏炎炎虫鸣唧唧鸟兽嬉闹万物盛 绵延的生命一滴水露一点渴...

  • 生命轮回绵延

    做每一件事,生命的每一种行为,都是有其目的存在。 生命生长发芽,开花结果,然后生命走下坡路。之后种子也生长发芽开花...

  • 时间境之外

    我想踩在时钟的圆盘. 从昨天跨到明天. 把今天遗忘。 我想趴在时间的圆盘。 跳出时间的境。 将自己遗忘 我想倒转时...

  • 课堂之外

    或许如果我不和她们说起自己不能吃牛肉,就会经常被请吃牛肉吧。 今天中午阿姨请我去她家吃饭,整一桌菜就只有一个荤菜—...

  • 课堂之外

    这两日准备着要写小楷配画,整一个扇面,找来部分系统课程来看,以便回顾及巩固,所以原本工笔的网课暂时停了。 又因看了...

  • 课堂之外

    “让教育回归生活”的教育理念日益深入每位奎实人的心里,并已形成无意识的行为,并不断践行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一次出去...

  • 课堂之外

    最近复习古诗文和名著,与同一备课组的老师备课,常常会为一些问题探讨,但有的课堂上可以和学生聊,有些并不一定敢和学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课堂之外:课程生命的绵延之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iitts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