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被一个学弟的论文的事整得哭笑不得。
今年年初的时候,学弟在他老板的疯狂push下完成了论文的撰写,然后信心满满开始投稿。原计划投本校校报保毕业,结果临投稿了才发现校报的收录范围里没有医学类,后来匆忙选择两个杂志投稿。稿终究是投了出去,却对推荐信和审稿费的事骂骂咧咧了许久。经过一个月的焦急等待后,收到了拒稿的消息,学弟对于所有的过程又要重新来一遍这件事怨念很深。
科研汪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学弟不想花时间和精力在写文章发文章上,又想发中文核心保毕业的心态,毕竟转科的临床医学生哪有那么多时间整文章?草草写完论文,就赶紧找杂志投稿,而投稿过程又是简之又简,省之又省。
整个过程也让科研汪不得不反思。工作之后做实验,总不如硕士在读那阵的心静,工作日想准点下班,周末又不想干活,导致每周真正有效的工作时间有限(相比于研究生吃住就在学校里,不在乎几点下班,更不提工作日和周末假期的区别)。而实际上,从事科研工作是个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的事情,投入产出比还极低。如此一来就容易在工作中想尽各种办法偷懒。有的时候偷懒确实能出其不意地提高效率,毕竟科技的进步是由“想偷懒的人”推动的,比如说单头移液器到八联移液器的改进。但更多的时候懒是偷不得的,比如做qPCR等较为精密的实验时需要注意实验台的清洁等。
单头移液器
八联移液器
再想想科研汪之前一直认为自己那么努力学习,却事倍功半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锅,实际是没有把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好。静心沉淀,按步骤按要求慢慢来,让时间带来复利,也许才是最快的捷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