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孔子的乘车礼仪

孔子的乘车礼仪

作者: 陈建军 | 来源:发表于2022-10-15 08:09 被阅读0次

——《论语》学习之10-1-15-1

原文升车,必正立,执绥。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

【白话】登车时,一定要端正地站好,抓着车上的绳子上去。在车上,不回头向内看,不急速大声说话,不伸着手乱指点。

【思考之一】夫子日常出行乘车时的举止、仪态是怎样的?从中能看出夫子怎样的德行?

本章所记是孔子日常出行乘车时的举止、仪态。朱子曰:“此一节记孔子升车之容。”《论语注疏》曰:“此记孔子乘车之礼也。”

升车就是登车。《正义》曰:“凡升车皆自车后。”“正立”,就是身体端正,端正地站好,以表示内心庄重。《正义》曰:“正立者,正身而立,不必皆四正也。”指登车时手挽的绳索。《正义》:“绥系于车中,人将升车,援之以上。所以执绥者,防有攀陟倾跌。”周生烈曰:“所以为安。”“执绥”,孔子的动作稳重,内心传递出坚毅。朱子《论语集注》里引范氏注解说:“正立执绥,则心体无不正,而诚意肃恭矣。盖君子庄敬无所不在,升车则见于此也。”

夫子乘车,严格遵守礼仪,“正立、执绥”,从内心到形体“无不正”,由内而外地传递出来的是孔子内心的诚敬、谦恭、庄重和恭谨。君子的庄敬是无所不在的,“升车”也不例外,孔子给我们做出了最精妙的示范

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内顾”,就是上车之后不要往后看,回视车内。包咸曰:“车中不内顾者,前视不过衡轭,傍视不过輢毂。”《义疏》曰:“不掩人之不备也。”张居正《四书直解》说,“其在车中,则瞻视有常,不回头观看”。坐在车上的时候,不能东张西望,要“瞻视有常”,要庄重、安稳。

,疾速高声。“不疾言”张居正《四书直解》解释为:“言语要慎,不急遽发言”。钱穆先生解释为:“不要高声说话”。就是坐在车中,不要急急忙忙地或者大声地讲话,以免惊扰了别人。

“不亲指”,就是不要指指点点。《注疏》曰:“以车中既高,故不疾言;不亲有所指,皆为惑人也。”《礼记·曲礼》说中记载:“车上不广欬(kài),不妄指”。意思是坐在车上,不能大声咳嗽,也不能随意指这儿指那儿,不要在车内指指点点,也不能向车外指指画画。这些行为都会扰乱到别人,令别人疑惑,或者使别人不安。钱穆先生说:“或说,‘亲’字无解。《曲礼》:车上不妄指。‘亲’疑‘妄’字误。”

“内顾”“疾言”“亲指”,是三种不符合乘车礼节的行为。朱熹《论语集注》说:“三者皆失容,且惑人”。李炳南先生《论语讲要》说:“车中不内顾,即是不往后看,免致后面的人有所不安;不疾言,免得惊扰他人;不以手亲自指点,为免惑众。由此可见,孔子无处不为人设想,处处主敬存诚。”刘宗周曰:“圣人升车有容,只是心存诚敬,自无所忽。”《白虎通》曰:“车中不内顾者何?仰即观天,俯即察地,前闻和鸾之声,旁见四方之运,此车教之道。”

夫子是处处依礼而行,在这里孔子是亲自为我们示范了什么叫“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而礼内在的意义,就是待人着想,处处克制自己的随心所欲,把舒心和安宁留给别人。夫子的生命,一直在内仁外礼的摄持下,极度的谦恭宁静,他走到哪儿,哪儿就会被他所具备的礼的精神安顿下来,显得井然有序。礼,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任何情境下,无时无处不在的身心修炼,也是我们想要达成君子人格、圣贤人格的必经之路。《礼记·曲礼》开篇就讲“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安民哉!”无处不诚敬,处处皆示范,让人安心,令人仰慕。这正是夫子最好的写照,也是对《乡党篇》最好的总结。

【思考之二】当代青年,我们该如何学习、成长为一个有礼有节的中国人

当代年轻人受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崇尚个性,崇尚自由,对于传统的礼节大多比较轻忽。有知识,没文化;有文凭,没水平的人大有人在。总觉得守礼是一种拘束,不习惯多礼,常常处在心浮气躁的状态,做什么事都觉得不顺畅。这其实是一种无知的表现,是我们不懂得礼的内涵和价值。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礼仪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儒家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道德信仰。我们应该努力学习经典,用经典中告诉我们的礼来规范身心,与人和谐相处。钟茂森博士说:“孔子的一动一静,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动静起止,都显示出‘道’,就看我们会不会观察、学习。”朱熹《论语集注》说:“圣人之所谓道者,不离乎日用之间也,故夫子之平日,一动一静,门人皆审视而详记之。”所以,传统文化,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是非常有必要深入学习的。

李炳南老先生在《常礼举要》讲记中写道:“礼节这件事,是决不能少的。人与人交流感情,事与事维持秩序,国与国保持常态,皆是礼节从中周旋的力量。礼节是不妨人的美德,是恭敬人的善行,也是自己一种光荣的徽章,是必要通达的!”所以,继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学习孔子的温良恭俭让,时时处处,争做一个有礼有节的中国人,才是当代青年该有的模样!

相关文章

  • 孔子的乘车礼仪

    ——《论语》学习之10-1-15-1 【原文】升车,必正立,执绥。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 【白话】登车时,...

  • 日本乘车礼仪

    乘坐电车时,乘客应在乘车口处(地上涂有标记)按秩序排队,待车停后乘客在车门两侧分成两行,等下车乘客下完后再上车。每...

  • 百日共修(2019年2月14日)

    礼仪,我们中国有很多礼仪。有商务接待礼仪、有宴会接待礼仪、有乘车礼仪、有餐桌礼仪、有电话礼仪,有送客礼仪等等,总之...

  • OL之乘车礼仪

    十年OL路,回眸百媚生。 各位好,我是OL的主笔,今天我们来一起看一下进场前的准备之礼仪篇之二--乘车礼仪。 乘车...

  • 【生活中的乘车礼仪】

    今晨,还在迷糊中就被父亲叫醒,一看,五点过一分。这一分,出卖了父母一夜的不安。 若不是急于所办事项,不...

  • 乘车座次的相关礼仪

    在乘车座次的礼仪中,我们认为在驾驶员后面的位置,是首位,这是大多数情况,还有其他的特殊情况。 1.如果你和老板开车...

  • 东京 • 地铁乘车礼仪 • 海报

    前段时间,接连发生几起高铁霸坐事件,又激起了社会对公共文明行为的关注,特别是公共基础设施快速发展的当下,作为社会的...

  • 社会上行走不得不应该抵抗住诱惑

    再次学习一遍乘车礼仪,第一次是课堂上老师讲的总的公关礼仪,这一次是在乘车过程中。 对于5座驾的,有专门司机的情况下...

  • 孔子关于礼仪的名言

    1、子曰:“不迁怒,不二过。” 2、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3、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 20孔子与儒家思想之二,五经、论语及孔子的道德学说

    孔子对于周朝以及前代夏朝、商朝的礼仪都有研究。在古代祭祀、朝会及日常生活中,音乐与礼仪几乎一样重要,因而孔子同时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孔子的乘车礼仪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itcz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