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看简书热门文章,有很多篇都是在提咪蒙,提她那篇具有争议性的文章《职场不相信眼泪,要哭回家哭》,很多人骂她对实习生的尖酸刻薄甚至残忍,骂她的说话方式粗鲁,不是一个有修养的知识分子该说的话,也有人说她是不是写作素材枯竭了,老拿身边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来写,还说她很多文章举的例子可能都不是真实的,身边哪有那么多事情发生、、、当然也有人赞同咪蒙的做法,进而引发了很多对咪蒙和她文章的争议。
于是,我也特意去微信公号点开了那篇文章来看,她那篇文章主要从一个来公司三天的本科实习生因受不了每天帮老板拿快卖的委屈进而向爸妈哭诉的小事引入主题,从而告诉我们几点道理:
(1)老板的时间最值钱,不应该拿来做杂事,所有新人就应该从杂事做起,没有一种工作是不委屈的;
(2)职场并不是温馨有爱的大家庭,老板给工资就得做事,为公司创造价值,职场新人对于老板的苛责不要过于情绪化,而是找出问题努力改进,努力学东西长本事;
(3)职场不是学校有人教,没有人有义务指导你,唯有靠自己主动学才行;
(4)很多时候职场是残酷的,注重结果而不是过程,弱者才喜欢用苦劳说话,强者只会用业绩说话,用作品说话;
我把文章通篇看下来,真没发现有什么好争议的地方,唯一的一点就是说话的方式有些不雅观,提到了很多粗俗的词语,例如:强暴、拉屎等,这不是一种文明的表达,但这的确是咪蒙写文章一贯的作风,也是她有别于他人的地方;但除开此,咱们就事论事,我反而很赞同咪蒙说的道理,那文章说的也的确是“话粗理不糙”。
我为什么会这么觉得?因为我就是一个经常帮老板跑腿拿东西的职场新人,只是我不是拿外卖,而是拿快递。由于公司业务的特殊性,有好几个月的快递是最多的,还不是公司楼下就可以拿,而是另一栋楼下面,平均每天至少跑一趟,有时是一天两三次,有时是拿,有时是寄出去,哪怕是周末来的快递,老板也不去拿,非要等到我周一上班的时候叫我去拿,感觉拿寄快递一直都是我的事,天气再冷再热,你也得跑出去。
除了拿快递,有时忙的时候还要帮助做别的事,例如充当客服打几百个电话,跑去别的地方帮他询问市场价格,甚至帮他去交这个那个费用等等。我们公司每年会举办一个展会,作为展会组织者,事情自然很多,特别是展会那三天,但因为公司人少,很多事都是我在跑腿,不仅帮着管理监督那些临时招来的十几个兼职,还要处理各种杂事。老板随时一个电话,你就得去做,哪怕是一些搬东西的重活,例如抬几十箱水,抬几十本会刊等,你也得像个男子汉一样做。不仅如此,你做这些杂事时若做不好,还要挨骂,顿时觉得特别冤。
我也曾经很气愤过,抱怨过,觉得自己是来做事的,做好本职工作就好,而不是来打杂的,老板给工资也是给做本职工作的钱,也没有多给我打杂的钱。我埋怨老板懒惰不自己的事自己做,我也埋怨过老板小气、抠门,一直说招聘一个助手却因为省钱而迟迟不招,让我做了很多本该助手做的事,却没有让我的工资为此增加一分一毫,也就是说我是无偿付出。
但,慢慢的,我也就习惯了,我也乐意去帮助做那些杂事,因为我的抱怨无济于事,因为我不敢直接拒绝老板,我知道拒绝的后果要么让老板不高兴,那样我也会不好过;要么就是他随便找理由辞退我,若我还想做这份工作,这种后果对我来说都是不利的。
再说,这些都是小事,跑跑腿就好了,不是什么难事,举手之劳而已,我没必要因小失大,这不明智。其次,老板叫我做这些杂事时,他是知道我有时间才叫我做的,与其闲着,不如帮着多做事,总是有益无害的。有时,我的老板总叫我帮他拿快递,而旁边还有一个同事却几乎不叫他。我就在想:是不是我看起来更好欺负?但是后来,我就不那么想了,也许这是一种信任。
我们应该知道一个道理:你帮老板做事,不管大小事,做的多了,他虽表面不说,其实心里是清楚的,他也会觉得你这个人不错,开始更加信任你,以后若有重要的事自然也会交给你去做,这样你自然能学到更多东西;而做小事也多少能学到一些东西,特别是做一些你从未做过的小事。
例如:我的老板叫我充当客服打电话,教了我一些话术,告诉我怎么与客户交流,慢慢摆脱了我一个内向者与陌生人交流的恐惧;记得在展会举办的第一天,我帮着管理兼职,由于没有经验,很多事情都是自己亲历亲为,不仅把自己累个半死,还耽误了事被老板骂。但老板骂我的同时也教会了我一个道理:管理者就要学会放权,学会分配任务,不然自己累个半死,旁边的手下却闲的没事做。不管多么紧急的情况,都要先分配好手下的任务,让他们去做,这样效率才高。第二天,我按照老板说的做了,把工作先安排下去,我只负责监督他们,果然轻松了许多,效率也高了。
初入职场的新人,由于经验和能力不足,老板的确不会安排你做很重要的事,都是先做小事慢慢积累起来的。很多公司都不愿意招实习生或者新人,就是因为这些人眼高手低,做不了大事,重要的事,但也做不好小事,甚至不愿做小事。
咪蒙说的一点:很多时候职场是残酷的,注重结果而不是过程,弱者才喜欢用苦劳说话,强者只会用业绩说话,用作品说话。这点我很赞同,例如我和我的同事两个人同时做一件事,她用了更少的时间就完成了,而我做的比她仔细,认真,但因为花的时间比她长很多,甚至牺牲了午休的时间,虽然最后我加班加点完成了,但是还是挨批了,原因是我效率太低了。公司往往希望你在最短的时间为他做更多的事,创造更多的价值。
我在想,文章之所以引起如此大争议,则在于很多人看这篇文章时站的角度不一样。做老板的大多欣赏这篇文章,巴不得转载给自己的员工看看;而做员工的,或者还没走出校门的大学生看到这篇文章,大多会很气愤,觉得那样的老板对实习生太狠了,太没有人性了,职场也太冷酷了。但凡是经历过职场的过来人,我想都能很轻易明白咪蒙告诉我们的这些职场道理。
当然,很多人对这篇文章有争议,其实是觉得咪蒙有些颐指气使,态度上对实习生不够尊重,觉得实习生就该帮老板打杂。对于这一点,倒是希望老板们也能明白一点:真没有什么事是应该谁对谁做的,除了本职工作外的打杂的确也不是规定了就是实习生该做的,因为你招聘实习生的时候没说除了做该做的,还有做拿外卖,拿快递等等杂事。所以,愿老板在叫员工做分外之事时,至少态度要好点,最好能说声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