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040)回顾“二时教法”四重“二谛”的前两重“二谛”

(040)回顾“二时教法”四重“二谛”的前两重“二谛”

作者: 梦边花语听见否 | 来源:发表于2023-01-22 22:20 被阅读0次

梦边花语听见否

到此为止,我们已经说完了佛陀“二时教法”四重“二谛”的前两重“二谛”,前两重“二谉”归纳起来就是四个字:“缘生性空”。

换句话说,在“胜义谛”上,佛陀认为我们凡夫境界上的一切的“存在”,都只不过是种种条件的、临时的聚合而生的存在罢了。也就是说凡夫境界上的一切的“存在”,没有时间上的常一不变性空间上的独立存在性,而这就对治了凡夫的“常见”,即“不常”。

但是,佛陀说,他用“二谛”说法就是要告诉我们,在凡夫境界上,在“世俗谛”上,“缘生性”不能破坏,因为“缘生性”就确保了,凡夫境界上的这个“存在”虽然是没有常一不变的独立存在性的存在,但这种存在的因果的“相似相续性”必须保持,即“不断”。与上边所讲的“不常”合起来,就是“不常、不断”,这就叫“不落二边”,这就叫“不二”,因此佛陀的教法是中道,不落两边的“中道”。

至此,再次提醒大家,佛陀讲的“不常、不断”是对治!是解构!是解构我们凡夫的“常见”与“断见”。世俗谤:缘生;胜义谛:性空。

好,现在我们对四重“二谛”的前两重再总结如下:

-------------------------------------------------------
 二谛层次       I     世俗谛     I   胜义谛
--------------------------------------------------------
第一重           I        实有       I     缘生
第二重           I        缘生       I     性空
---------------------------------------------------------

如果再对上述两重“二谛”再浓缩,用一个词来表达,就是”无我“。”无我“是佛陀要告诉我们的第一个重要的道理,也是前两重”二谛“所表达的核心法义。

以上,总结完毕,也就是从理论上说明了前两重“二谛”的核心法义,那么,下边我们将说一说有关的修行了,不能只讲理论,对吧。好,下期再见。

相关文章

  • 活的教导64:错误方向

    佛法里面叫二谛,二谛圆融啊。区分二谛,但是二谛还要圆融。这二谛是什么?二谛是胜义谛和世俗谛。 二谛,胜义谛叫真谛,...

  • 四重二谛

    三论宗的四重二谛 三论宗僧诠、法朗一系所说二谛,是就能说的言教建立。真、俗二谛只是言教上的差别,完全属于说法化导的...

  • 心经10

    苦、集、灭、道在佛教中称为四谛法门。 四谛即四种真实不虚的道理。 四谛含有两重不同的因果: 苦、集二谛为迷的因果:...

  • 苦谛三问

    四圣谛是佛陀最基础的教法,而苦谛为四圣谛之首。建立了苦谛,才好谈苦集、苦灭、苦灭道诸圣谛。 1)那么,苦何以称为圣...

  • 在家学佛人的入世和出世

    “性相佛法及僧伽 二谛融通三昧印”——出自《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二谛即是真谛和俗谛,二谛融通,通俗...

  • 《心经》最后一句咒语,是什么意思?

    《心经》里的咒子“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第一个“揭谛”表示要断一切恶; 第二个“揭谛”...

  • 佛门基本要义

    三法印: 诸行无常、诸行无我,涅槃寂静 四谛:“苦、集、灭、道” 苦、集二谛阐明人生的本质及形成原因;灭、道二谛指...

  • 逻辑斯谛回归&最大熵模型

    1、逻辑斯谛回归模型 逻辑斯谛回归是经典的分类方法。二项逻辑斯谛回归模型是如下条件概率分布: 下面我们考察逻辑斯谛...

  • 有关二谛

    关于佛讲法运用二谛,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比如《般若经》讲的五蕴皆空,你看五蕴是概括我们凡夫身心世界,这种精神和物质境...

  • 逻辑斯谛回归与最大熵模型

    逻辑斯谛回归与最大熵模型 首先介绍逻辑斯谛分布: 二项逻辑斯谛回归模型: 最大熵模型: 最大熵原理是概率模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040)回顾“二时教法”四重“二谛”的前两重“二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ixlh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