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南明逍遥游格物致知
考考陕西朋友:泾渭分明,谁清谁浊?

考考陕西朋友:泾渭分明,谁清谁浊?

作者: 干国祥备课老干 | 来源:发表于2018-10-03 16:41 被阅读522次

泾渭分明的成语耳熟能详,但究竟是哪条河清?哪条河浊呢?

这个简单的考题,在西安的这几天,居然考倒了许多老陕西人,甚至不少还曾经去泾渭汇合处观赏过。

我听到的答案,有渭清泾浊,渭浊泾清,交替清浊,过去和现在颠倒了清浊……

我追问:创造成语时谁清谁浊?今天谁清谁浊?

不知道!

打开百度,其中一条来自《现代汉语词典》,答案如下:“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

答案是泾清渭浊!

可靠吗?证据何在?

百度百科显然有更详细的解释:

泾渭分明,读音jīng wèi fēn míng。是一个成语,源自自然景观。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泾河又是渭河的最大支流,泾河和渭河在西安市高陵区交汇时,由于含沙量不同,呈现出一清一浊,清水浊水同流一河互不相融的奇特景观,形成了一道非常明显的界限。后人就用泾河之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来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也用来比喻人品的清浊,比喻对待同一事物表现出来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显然得不到我们想要的答案。

百度百科引导着我们继续追查,从成语的典故中去追查。原来它出自《国风·邶风·谷风》,很有名的一首怨妇诗。其中第三节写道:

泾以渭浊,湜湜其沚。【湜(shí)湜:水清见底。沚(zhǐ):水中小洲。】
宴尔新婚,不我屑矣。
毋逝我梁,毋发我笱。【笱(gǒu):捕鱼的竹篓。】
我躬不阅,遑恤我后!

我不满意网上的翻译,意译如下:

泾水并入渭水,却显得其中一条河来的水那样混浊,另一条河来的水那样清澈——既然结婚合成一条河,我们不应该还这样“泾渭分明”啊!
才新婚不久,就对我不屑一顾了啊。
不要到我的鱼梁上,打开我的鱼篓啊。
你连我都不屑一顾,怎么可能重视我的孩子们啊!

从字面来看,似乎应该是泾水清而渭水浊。但也不那么确定——也许对古人来说,这本就是一个太阳东升西落一般的事实,是本不必再交代的。

幸亏后来有人保留了确凿的证据,而提供证据的就是大诗人杜甫!杜甫的《秋雨叹》有四句描写连绵秋雨的诗:

阑风长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
去马来牛不复辨,浊泾清渭何当分

他还有诗句说:“旅泊穷清渭,长吟忘浊泾。”泾浊渭清!这是杜甫明明白白的答案。在杜甫之前,文献证据都是泾浊渭清。《汉书•沟洫志》:“泾水一石,其泥数斗。”晋朝潘岳《西征赋》说:“北有清渭浊泾。”杜甫之后,孟郊写诗说:“渭水不可浑,泾流徒相侵。”独孤绶《泾渭合流赋》说:“至清者渭,至浊者泾。”我们基本可以相信,这就是泾渭分明现象被人们关注时的情景。

宋朝时修建的“清渭楼”,是四大名楼之一。这说明一直到宋朝,这个问题并无异议。

其实许多年前有人问我这个问题时,我给出的答案也是泾浊渭清。因为我知道泾水发源于关中平原之北,那里正是黄土高原的最南沿,混浊是理所当然的。而渭水之名即汇聚之水,但主要的水源是南边的秦岭,秦岭多石多草木,所以水比较清。

但成语词典为什么会犯那么简单的错误?

答案就是那是实地考察的结果——因为实地考察,所以犯了错误!据说作实地考察的,就是乾隆皇帝派遣的使者——乾隆先生也很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

不知道元代的曹伯启是不是第一个观察到相反的现象的,他说:“泾清渭浊源何异。”所以就有了乾隆派人考察泾渭清浊的故事。

确实,自唐宋以降,直到今天,渭水两岸人口越来越密集,森林破坏越来越严重,土地被过度开垦利用,所以渭水在一般情况下,已经没有古代那么清澈了!而在水量较少的情况下,泾水不冲起大量泥沙——如果这时候站在泾渭交汇处,很有可能看到泾浊渭清的情景。

这当然不是古人看到的情景!

但我们能原谅乾隆和词典编写者,认为他们犯了一个过于认真的错吗?

我认为不能!

首先,无论今天考察到什么样的现象,都不是古人诗文里的事实,不能以今天看到的,否定古人的忠实记载。其次,即使在今天,说泾清渭浊,我个人认为也是过于草率的。因为今天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泾渭在一般情况下,其实已经不那么分明了。但是,在一些既特殊又正常的情况下,我认为我们依然能看到泾浊渭清的本质!

这就是持久的大降雨之后!

大降雨之后,渭水依然主要来源于秦岭绵延的群山,泾水依然主要来源于广阔的黄土高原,泾渭交汇处,将依然泾渭分明,将依然泾浊渭清!

也就是说,他们观察得还不够彻底,思考得还不够透彻。

可惜我等不到一场足够大、足够久的雨,就得离开关中了。

谁愿意对我的推测,作一证明或者证伪?

相关文章

  • 考考陕西朋友:泾渭分明,谁清谁浊?

    泾渭分明的成语耳熟能详,但究竟是哪条河清?哪条河浊呢? 这个简单的考题,在西安的这几天,居然考倒了许多老陕西人,甚...

  • 游泾渭分明

    白蟒塬头水流淌 泾渭分明美名扬 北清南浊奔腾去 五陵原上秦汉唐

  • 鹊桥仙

    浮生若梦 孰睡孰醒 谁人半梦半醒 待到黄昏夕阳后 回头望 是非浊清 人生如戏 谁唱谁听 角色无非天定 雄心渐欲随风...

  • 对酒当歌

    色跃纸上 浑然清与浊几笔勾勒 工笔临窗对月把谁刻 招来闲花几朵 皎月当空 把酒当歌 谁的歌啊 含情脉脉 流云那边 ...

  • 成语故事:【蓝田生玉】【泾渭分明】

    【蓝田生玉】在陕西蓝田县东南,古时出产美玉。旧时比喻贤父生贤子。 【泾渭分明】古人认为在甘肃和陕西境内,渭水清,泾...

  • 吊屈原

    世浊君独清,丹心沉汨水。 但盼端午节,谁吊屈子祠。 (2017年5月28日)

  • 且看落世繁华(六)

    酒为谁清,为谁浊 举杯相邀 嫦娥竟也贪醉 月色茫茫明归路 痴人漠漠踏红尘 长歌当酒应尽乐 莫待人生近苍霞 乘醉染鬓...

  • 【清】//【浊】

    【问题】无处不在 犹如一颗颗【石头】丢进水中 落入后方知其实为【宝石】 可谁能快速捞起来呢 一种人会不顾一切扑向水...

  • 浊,清

    风儿从花瓣上流过, 轻手拈来一枝憔悴的黄花, 揉碎, 在泥土里入梦; 在梦里, 找寻存在的真谛, 情感,把冬的雪花...

  • 浊清

    禅心一笼轻,混世浊还清。 蛮君送别亭,依泪珠伴情。 怀中多少痛,青山绿水前? 相问几时间,朱雀南门墙。 江水平升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考考陕西朋友:泾渭分明,谁清谁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jaz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