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精华国学国学经典国学文化
道德经(十三)> 多闻数穷

道德经(十三)> 多闻数穷

作者: 巨山寺 | 来源:发表于2020-03-22 10:40 被阅读0次

多闻①数穷②,不若守于中③。


【注释】

①闻:见闻,知识

②穷:尽

③中:通“冲”,可引申为中空


【感悟】

<感悟源于作者本心,不含学术分析>

知识,信息繁多反而使人更加困惑,不如守住最核心的“空”。这里的“空”也可以理解为“道”。似乎是教人们停滞不前,愚民于众。其实不然,这句话的重点要放在“多”字,如果去掉“多”字,那么这样讲便无可厚非。

如今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即使一天24小时不休不眠也无法获悉所有信息,当你知道的越多,就发现自己不知道的越多(面积越大,边界就越大),那么如果一味追求下去,结果不言而喻,这个我在上一节提到过(关于学习,核心是掌握学习方法,不是单纯追求学了多少东西)。自媒体空前繁盛,时时刻刻都能收到各种推送,然而有多少信息是重复的,又有多少信息是有价值的、可信的(关于如何分辨真实可靠信息,这里暂且不讲,可以后面专门拟文阐述)。

关于当今可以获取的信息过多会对人类心理造成何种伤害,之前有西班牙精神病学家、心理治疗师恩里克•德罗萨说德罗萨说过:太多的信息一方面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分心,阻碍系统化的认知活动,特别是那些“高级”认知活动(如书写一些严肃而重要的东西、进行数学计算或具有一定重要性的思考)。他还说: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除了信息过多之外,还缺乏对各种信息进行分类和优先等级排序的能力,这一点对心理健康也是极为不利的。

很多时候,我们在低层次的认知活动上花费了很多时间,如看各种屏幕,活参加各种被动的活动。要避免信息过量,做到“守于中”并不容易,但是我们可以先从简单的“不跟风”开始,在看到一个东西或者现象风起云涌的时候,先冷静思考,再付诸行动。

<上一篇          查看专题          下一篇>

相关文章

  • 道德经(十三)> 多闻数穷

    多闻①数穷②,不若守于中③。 【注释】 ①闻:见闻,知识 ②穷:尽 ③中:通“冲”,可引申为中空 【感悟】 <感悟...

  • 多闻数穷

    【文字家园】 温润如玉的老师在谈老师把个案案情介绍完了以后,问大家听完后的心情:有心疼的,有难受的,有理解错误而对...

  • 读《道德经》第三周读后感——抓住根本,以不变应万变

    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道德经》五章 今天看《道德经》第五章里有句话非常有意思: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书上解释是...

  • 如何在阅读中避免多闻数穷?

    都说做学问当博闻强识,读万卷书行千里路。而书是不是不加选择读得越多越好?资讯是不是不用筛选掌握得越多越好? 在如今...

  • 2021.02.21 多闻数穷 道德经 第五章 文全译文

  • 初冬晨于沪宁高铁和刘兄一绝

    滴滴霖霖秋接冬, 熙熙攘攘异亦同。 天地橐龠谁不客? 多闻数穷且守中。 2018-11-08@G7001...

  • 镇华老师

    允执厥中(尧舜禹) 有孚在道,惠我德(易经) 无为无不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老子) 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

  • 【觉悟《道德经》,多言数穷、不若守中】

    【觉悟《道德经》,多言数穷、不若守中】 《道德经》云: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

  • 14-子游-20170505《道德经》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①;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②?虚而不屈③,动而俞出④。多闻数穷⑤,不若...

  • 道德经六

    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①;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②?虚而不屈③,动而俞出④。多闻数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十三)> 多闻数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jfty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