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快乐的驴子说”,第65篇说
2021年12月18日,兰兰终于成为我们家的一员了!今天,兰兰正式落户济南,我成了她的监护人。
兰兰,是我们家的狗狗,此前,一直寄养在岳父家。
刚出生的兰兰,被儿子领养到我们家的时候,我为她写过一篇《我的承诺还在,而你,早已消失不在......》,以此记念兰兰到来的,并借此机会,怀念曾经养过的一只狗狗。他不像兰兰这般,不仅有自己的名字,还能享受到城市的生活。但是,在父母的呵护下,他幸福地生活到13岁多,只是后来失踪不见。
不到一岁的兰兰,做了妈妈后,我又写了一篇《写给兰兰》,文中我写道,“我有三个孩子,兰兰就是我的第三个孩子。虽然有些矫情,但对于我们家庭,何尝又不是如此呢。”但是,我又伤感于,因为各种原因,她必须留在老家生活。她就如同留守儿童,独自面对风雨,承受着分离的苦楚。
《写给兰兰》的文章最后,我写道,“将来有可能,或许兰兰还会和我们一起生活,不再分开。家在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家人能够生活在一起。”
这次,兰兰能够再次来到济南,是偶然也是必然。
因为岳母过生日,我们就回了老家。酒足饭饱之后,孩子们又鼓动我去看兰兰,并游说我要带兰兰回济南。或许是在酒精的麻痹下,触景生情,我随口说道,“你们明天给她洗了澡,回到济南后你们照顾她,打针挂牌你们出钱,就带她回去。”孩子们信以为真,满口应允我的要求,并兴奋地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所有人。
第二天,酒醒以后,想到兰兰回到济南后的种种不便,更担心回到济南或许只是暂住,想到再次送她回老家后,会给她造成的失落与伤害,就有些后悔。但是,孩子们却不依不饶,并且一大早就给兰兰洗了澡,坚持要带她回济南。爱人用《曾子杀猪》的故事劝慰我,要我对孩子们必须言而有信。
拗不过孩子们的哀求,也是为了兑现自己说话算数的承诺,兰兰和我们一起回到了济南。现在想来,与其说是为了满足孩子们的愿望,不如说是圆了自己的一个念想。
每次回去,看到她的生活环境,她的生存状态,她的渴求眼神,我总是心有戚戚,怜悯之情油然而生。特别是分别时,她近乎哀求的声音,以及眼泪汪汪的表情,让人不忍直视难以忘怀。从心底深处,我也是希望兰兰能够回到济南,能够和我们一起生活。
距离上次从济南回到老家,已经三年有余了。再次回来,兰兰已经改变了很多。或许是年龄变大的原因,亦或是经历了太多的磨砺,或是想要留下来的强烈信念支撑。已经四岁的兰兰,从一个惹是生非、调皮捣蛋、少不更事的毛孩子,成长为乖巧懂事、安静听话、循规蹈矩的乖狗狗。
兰兰是孩子们闲暇时间的玩伴,是孩子们快乐的源泉。下楼遛弯、洗澡饮食,孩子们对兰兰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培养了他们的责任心和担当精神。通过与兰兰的相处,也增强了他们处理问题的能力。
每天早上或晚上的下楼遛弯,是兰兰最期待和开心的事情,不但可以下楼撒欢,还能和很多的朋友玩耍嬉戏。虽然兰兰身材小巧玲珑,但从来都不会惧怕身形比她大,甚至数倍于她的狗狗。见到陌生人也不会吠叫,更不会呲牙咧嘴一副凶巴巴的样子。
有些人,因为一些经历或遭遇的缘故,对狗狗会有些忌惮和排斥,甚至是深恶痛绝。对养狗的人,也会抱有很大的成见。其实,狗狗的脾性和习惯,是由它的主人决定,如同教育孩子,什么样的父母养育什么样的孩子。养狗更需要管,需要教,需要制定必要的规则。
推荐两部关于狗狗的电影,第一部是《忠犬八公的故事》,第二部是《一条狗的使命》。故事简单,却感动过无数人,相信看过之后,对狗狗的偏见就会有所改观,会在欢乐中感动,在领悟中释然。
每天下午放学或下班的时候,兰兰都会趴在门口,翘首期盼迎接着我们的归来。甫一见面就会激动又兴奋,上蹿下跳又闹又叫,只有好好摸一摸,安慰一下才可罢休。
爱人为她布置了一个温暖的小窝,但她却对沙发情有独钟,当作了她的暖床和领地。吃饱喝足后,懒洋洋地躺在上面,一副怡然自得的样子。刚开始,我们会严格约束,但收效甚微,后来也懒得管她,随她去了。
冬暖夏凉风雨无碍,一日三餐生活无忧,朝夕相处快乐无限。有了户口的兰兰,可以在济南安心、放心、开心地享受新生活。
我兑现了对兰兰的承诺,我们是一家人,我们会一起生活,我们不再分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