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现在九点半。
本来已经拿着书躺在床上准备看会书就睡觉的,心有不甘的自己又起身下床去书房拿来电脑,坐在床上,打开简书,写下了以上的这些文字。
或许,这会是一天的结束,也是一天的能量的梳理,更是一天结束后的自我对话和复盘。
从昨天在看共读会的一本书《写出我心》,其核心的内容是教我们如何用心去写作。对于我来说,听着每一堂课都会感觉到很激动,温暖中带着治愈,就像一位知心的大姐跟你聊天一样,她懂你的不容易,她懂你的无助和纠结,她更懂你的欲言又止。
不管人多么强调和标榜自己的理性,人终究是感性动物。我们经常会因为别人的关心而感动,也经常会因为别人对我们的共情而觉得遇到知音,同时也会因为别人说出我们的内心感受而共鸣,更是会因为思想的碰撞而不再孤单。
一个基本的事实是,所有人都渴望被看见被重视被鼓励被欣赏被关注。当然,这个所有人也包括我们自己。
面对这样的一个现实需求,在人与人的交往之中,如果我们有机会有意愿有能力给予别人一些欣赏和赞美,或许,就有很大的机会换回来一些看见和关注,虽然不保证你所有的善意和咱们都会有同等的回报,但肯定大部分情况下都会收到同等的善意。
那么,基于这样一个判断,想要自己获得关注的办法仅仅是去多关注一下别人,真诚的表达自己对于别人的看见和赞美。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容易带来友谊和和谐的人际关系,而这些关系都会成为滋养自己的养料,甚至可能成为自己重要的发展机会。
人到中年,我越来越觉得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特别是休息的这半年,更加确认了人需要社交,需要关系,需要和别人建立连接,需要在与人互动中去校准自己,完善自己,而这些所有的与人的碰撞都会是一片镜子,照见自己需要改善的地方。
确认了这样需求之后,我开始主动的跟附近的人打招呼。有些人会很乐意交流沟通,有的人则带着防备之心,但总体上还是好人多,也让我在关注别人的时候体会到了自己的价值,被人需要的感觉其实很好。
今天还帮着楼下的一个邻居带了半天的孩子,整体上都很开心。我,女儿,邻居女儿,邻居,每个人都很开心,看上去是一件双赢的事情。
女儿和她朋友一起在家看电影,一起去上舞蹈课,一起在家做游戏,一起下去玩,一起玩呼啦圈,开心的不亦乐乎。特别是对于平时一个人在家的女儿来说,这样的机会不多。平时即使有她朋友来家里玩,也是玩一会就走了,但今天整整玩了一天,中午更是在家吃了个饭,好久没有看到女儿这样开心了。
最关键的是她这个朋友很懂事,既不完全关注自己,又不是全部附和别人,在自己和他人之间很好把握了平衡,该争取的时候争取,该妥协的时候妥协,既表明了了自己的态度,坚持了自己的底线,有在合适的时候妥协,防止了因为坚持带来的一无所获,这样能把我交往分寸的孩子并不多,所以,在我看来,这个女孩在社交上灵活温柔但不弱势。
当她妈妈上来喊她回家吃饭的时候,女儿不想让她回去,就努力的说服她妈妈让她朋友在我家吃饭。在她妈妈和妻子闲聊之际,我暂时放下厨房的工作,走出来当着孩子的面及时表达了对她孩子的肯定,最重要的是表达了对她的赞美。
我说她是我见过的把孩子带的很好的不多的妈妈之一,这不是客套话,是我真心这么觉得。而且我也补充了一点理由,就是孩子在我家过的很开心,相处的很愉快,我们都很快乐,看我家女儿依依不舍的情况就知道肯定过的还不错。
我想,这是我今天做的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情。看到别人的优点及时的表达出来是一种善良,也是建立人际关系的重要方法,但其实受益最大的还是自己,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自己也会因为对别人的欣赏而收获别人的善意,最后滋养自己。
当我们自己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时候,孩子也会学会这项技能。而这项技能,对孩子的生存和人际关系非常重要,所以,发现别人优点的能力本身就是一种能力,能把它及时巧妙的表达出来,同样是一种能力。
好消息是,这些能力都是可以培养和练习的,希望我能以今天为契机,每天赞美一个人,给被人带来好心情,也给自己带来好运气,何乐而不为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