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生在农村的70后,童年的时光很是艰辛,生在那个年代,大部分家庭都是少吃没穿。
吃不饱穿不暖是我们的日常,记得小时候家里的麦子不够吃,妈妈为了能够接上第二年的麦收,我们吃的馒头经常是黑面加玉米面,就是那一种黄黄的上面有很多麦麸点点的吃起来就掉喳喳的馒头。
记得冬天的早晨起来上学,就是拿个玉米面馒头上学,到了学校,每个教室里有每个同学带去的取暖柴火。
老师一早生着火,我们把带去的馒头架在柴火上烤的焦焦的脆脆的,等下了早自习当早餐。
现在想起来那就是我们小时候的面包,尽管吃起来涩涩的扎嘴,但可以充饥。
记得我几个同学,有一个她的爸爸是教师,他家吃商品粮,他们家就有白面馍,还有一个他爸爸在乡里银行工作,也是商品粮,还有一个他爸爸在乡里供销社工作,还有一个他们家里开有小卖铺,所以他们几个是我羡慕的对象,他们可以吃饱穿暖,还可以吃白面馒头,喝面条汤。
我们家条件不好,尽管妈妈总是想方设法改善生活,但总是缸里的面吃不到春天。
那时候我家的堂屋有一个梁,梁上用草绳打结挂了一个挂钩,挂钩的上面挂着一个竹篮子,竹篮子里放着馒头和好吃的红薯啥的。
竹篮子为什么挂的那么高,一个是防止老鼠偷吃,一个是放着我们几个小孩子偷吃。
现在想一想,防老鼠是防不住的,老鼠经常顺着梁跑到篮子里偷吃馒头。
防我们几个孩子也是防不住的,我记得我们几个孩子经常陈趁大人不在家,我踩着板凳抱着弟弟,让弟弟把篮子拿下来,可是弟弟怎么也够不着。
我们几个孩子就想办法,到院子里找一根棍子,用棍子顶着篮子的底部往上顶,篮子脱离钩子,掉下来,里面的好吃的散落一地。
记得有一次夏天,中午妈妈在家睡觉,我和邻居家几个孩子跑着玩,看见了一个疯子,我们几个孩子吓得哇哇叫,气喘吁吁的跑回家。
妈妈听见我们的叫喊声,吓得跳下床,光脚跑到院子里。
妈妈一看是一个满脸的花白胡子和头发,很长的头发和胡子粘到了一起,只能看见一双恶狠狠的眼睛。
妈妈认识他,妈妈说他是附近村子里的,他不打人,他原来是一个老师,是一个文化人,后来精神失常疯掉了。
妈妈问他吃饭没有?饿不饿?
他说没有吃,饿,妈妈从鸡窝里收了两个鸡蛋,给他冲了一碗鸡蛋茶,还把馒头篮子里唯一的一个半馒头给他吃了。
我那个时候,想不明白,两个鸡蛋是我们家里最有营养的食物,只有在我生病的时候,或者每年过生日时候,妈妈才舍得给我吃一个。
平时我们家的鸡蛋都是攒着,攒的多了,拿到集市上换些钱回来。
但对于一个要饭的,她是倾囊相助。她把家里唯一的吃的给了要饭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