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房之乐

作者: 云恋暗香 | 来源:发表于2022-07-06 06:40 被阅读0次

有人说爱情是始于颜值,敬于才华,合于性格,久于善良,终于人品;最终痴于肉体,迷于声音,醉于深情。因为在三餐四季,纸短情长中慢慢了解彼此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思想内涵,道德品质最终是执手共红线,相依至白头。两个相爱的人可以一起“红泥小炉煮茶香,也可以亭内小酌忘忧君”,还可以“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红袖添香,举案齐眉,仔细想来真的是人生一大幸事啊!就好比沈富和芸娘,哪怕穿越千年依就被后人当作夫妻恩爱,琴瑟和鸣的典范,津津乐道不绝于耳!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沈富与芸娘自小相识,是表兄妹关系,芸娘大沈富十个月,从小就是一个聪慧温婉的女子。开始学说话时,听别人讲一遍《琵琶行》,就能出口成诵。四岁父亲离世后靠自己的一手好女红养活家人,后来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又看到了《琵琶行》,便一个字一个字地对照来认,从此开始识字。慢慢的就在刺绣活儿之余,逐渐通晓了吟咏诗词,自己也作起诗来。也正是她的天资聪慧为后来沈富的情根深种埋下了伏笔。


“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写出了一个姑娘忧伤却也让沈富情愫暗生,不能释怀。于是他便对母亲说:

“母亲,我想我已经找到我的意中人了,我非淑姐不娶。”


从此两个人的命运便紧紧连在一起,他想着她,情窦初开心眷恋。她恋着他,一碗暖粥定余生。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再次相见,情绪缠绵。

乾隆四十五年,正月二十二日两人大婚。新婚之夜沈富发现芸娘比起以往更加消瘦一些,原来芸娘在沈富出水痘的时候替他祈福改吃素斋所致!沈富感动的同时也更加怜爱芸娘,红烛过半,人影双双,拥入帷帐,几番缠绵,几番怜爱,不知东方之既白。

新婚燕儿,小夫妻两个正是蜜里调油的时候,确因沈富的学业不得不两地分居。此时的两个人好比分离的雁儿,一个茶饭不思,一个坐卧不安。后来还是老师体谅沈富的思妻心切,给他布置好课业之后让他归家学习。小别胜新婚,小夫妻两个再次相见,一个是执手拭泪,一个是无语凝噎,两个人的魂魄仿佛都如同烟儿一样消失不见了,只觉耳边轰的一响,不知身在何处了!

在此之后两个人便每日同塌而眠,同桌而食,小有情意,吟诗作对,研习书卷、谈论古史、品月评花,饮酒作乐,小日子过得是诗情画意,十分甜蜜。两人有时会讨论哪家文章更好也会辩论哪位诗人更妙。


芸儿起身,踱走几步,转身笑着说:格律韵辙严谨,词语主旨老到,诚然是杜甫独一无二的风格。但李白的诗宛如姑射山上餐风饮露的仙人,有一种落花流水的趣味,令人喜欢。并非说杜甫不如李白,只是妾私心里,师法杜甫的心比较浅,爱李白的心更深切一些。”


从可以看出芸娘真真是一个聪慧的女子,从目不识丁到识字读书又到可以吟诗作对,到现在可以谈古论今,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也正是她的聪慧和好学让沈富更加喜爱和珍惜。两个人爱好一致,思想相近,既惺惺相惜又相互吸引。可以深闺幽阁里诗情画意也可以沧浪小轩饮清酒。

芸娘是怎样的一个女子呢?婚前是含羞带怯,内有乾坤,可以为了沈富藏粥止饿也可以为他祈福吃素斋。婚后是温婉大方,知书达理却也拘泥多礼,沉默寡言,多愁善感不喜悲凉。后来在与沈富的慢慢相处中变得活波开朗,偶有调皮,吟诗作对,煮酒论今。也曾为了一起游玩改穿男袍,共赴水仙庙。


芸儿大喜,便把挽的发髻改为辫子,添扫蛾眉,使得多上几分男子的英气,又戴上我的帽子,虽微露鬓角,尚可掩饰;只是我比芸儿高大,穿上我的衣裳,发现长了一寸半,于是在衣服腰间打了折,缝好,外头披上马褂,掩饰起来。


沈富与芸娘真真是将一对夫妻的恩爱演译的淋漓尽致,上演了一场她在闹你在笑的甜蜜爱情。沈富可以为了芸娘消暑种菊博笑颜还可以为了芸娘爱上吃卤瓜,芸娘亦可以为了沈富身着男袍去赴宴也可以为了沈富义结金兰于名妓。沈富可以面对美色心无旁骛只因家中有娇妻,芸娘为了替沈富纳妾不遗余力,只为了让他光明正大的欣赏美色。两个人可以说是非常有意思,没有恼,没有吵反而将它做为生活中的一种乐趣,互相打趣,不胜欢喜。


芸儿一边更衣一边说:“今天真的好高兴,得见那么美丽又有韵味的女子啊!我刚才已经约了憨园,明日过来看我。夫君,妾身一定为你争取到她!”我一听,大惊失色,“姐姐!这样的女子,没有金屋豪厦,那是养不起的啊!穷光蛋岂敢有此念头?更何况,你我伉俪情深,正是浓情蜜意时,何必在外头求妾呢?”

芸儿笑笑说:“是我自己喜欢她呢,你呀,就先等着吧!”


芸娘的聪慧不止是女红,诗词歌赋还有她对插花设计理念和对盆景巧夺天工的动手能力的学习也是十分突出。“起把宜紧”,“瓶口宜清”,“折梗打曲”,“实虚”等等在沈富的教导下也学的有模有样,沈富常常夸她是蕙质兰心。


这些心得技巧,平日里我在摆弄的时候,芸儿也在旁边看着,时不时给我打个下手,帮我些忙。后来我出外担任幕僚,家里的花草盆景从没断过,芸儿功不可没。所以我经常赞芸儿“蕙质兰心”,果然是没错的。


沈富与芸娘携手相伴二十三年,真正做到了恩爱两不疑,只可惜没有做到白首不相离。芸娘的玉殒香埋从此让沈富的余生孤苦无依。“无人与我立黄昏 ,无人问我粥可温”是这一对佳人最悲凉的的结局……

相关文章

  • 闺房之乐

    爱情的世俗愿望是喜欢以“终成眷属”的面貌示人的。人们在这种完美中拥有快乐。 今天,我们依然可以从很多文...

  • 闺房之乐

    有人说爱情是始于颜值,敬于才华,合于性格,久于善良,终于人品;最终痴于肉体,迷于声音,醉于深情。因为在三餐四季,纸...

  • 《诗经·齐风·鸡鸣》:闺房之乐

    《诗经·齐风·鸡鸣》:闺房之乐 鸡既鸣矣,朝既盈矣。匪鸡则鸣,苍蝇之声。 东方明矣,朝既昌矣。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

  • I miss you.

    看沈复的《浮生六记》里的闺房记乐描写沈复与妻子芸一起谈论诗词歌赋、品月评花、饮酒作乐的闺房之乐,真可谓情投意合。 ...

  • 【读后感想】浮世清欢

    读《浮生六记》,品六段人生。 闺房之乐,闲情之趣,坎坷之愁,浪游之快,中山之历,养生之道。各段人生,...

  • 《浮生六记》丨闺房之乐(序)

    从当当网一眼看中了这本书,买回来却是古文版,仗着稍微还有一些古文底子,勉强看下去。读书后总想写些东西,就如同人去某...

  • 我看见的幸福-满目山河空念远,不如怜惜眼前人

    读《浮生六记》之闺房之乐有感。 寒风萧瑟起,情缘泪别诗。花堪折暗笑,又是红颜闹。若有春暖意,定是芸来到。 浮生...

  • 【2020百日倒计时】45天

    《浮生六记》为自传散文体小说,书中记闺房之乐,琴瑟相和、缱绻情深;记闲情雅趣,贫士心性、喜恶爱憎;记人生坎坷,困顿...

  • 沈复《浮生六记》: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浮生六记》,记闺房之乐、诗酒之欢、游玩之趣,也记生活之坎坷、人生之无常、世事之难料。阅读时,文言文略感艰涩,仍掩...

  • 【读书笔记】《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终于看完,林语堂先生称之为“古今中外文学中最温柔细腻闺房之乐的记载 ”,想来,也是。作者沈复,生于苏州官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闺房之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klebrtx.html